痤疮产生机理分析及配方应用
美卡素大健康产业(广东)有限公司,潘先森,
痤疮产生机理分析
常用祛痘原料
祛痘原料法规
祛痘产品配方设计
一、痤疮产生机理分析
痤疮又名痘痘、粉刺,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慢性毛囊皮脂腺发炎的疾病,易复发,严重者愈合后会留有色素红印或疤痕,有80%的人群都会在人生中某个阶段受到痤疮的影响,痤疮发展的进程可分为微粉刺、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多个阶段,痤疮的发展痤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皮脂分泌过多(雄性激素刺激皮脂腺)、皮脂腺毛囊角化过度、痤疮丙烯酸杆菌大量滋生、毛囊周围发生炎症,生活影响因素主要由于激素、油腻高热量饮食、失眠、熬夜、抽烟、喝酒、压力/痛苦等都会导致皮肤出现痤疮问题。
二、常用祛痘原料
原料名称
分类
作用机理
黄芩提取物、黄檗树皮提取物、连翘果提取物、防风提取物、胡黄莲根提取物、山银花提取物、丹参花/叶/根提取物、线状阿司巴拉妥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柳树皮提取物、倒捻子树皮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氧化苦参碱、桃柁酚
植物提取类
主要是抑菌消炎、控制皮脂分泌
伞花烃、皮傲宁(季铵盐-73)、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炉甘石、二氯苯甲醇、壬二酰二甘氨酸钾
杀菌消炎剂
杀菌剂
水杨酸、甜菜碱水杨酸盐、甘醇酸
角质脱落剂
加快角质脱落
PCA锌、肉桂(树皮提取物,姜根提取物,长穗地榆根提取物、北美金缕梅提取物、药用层孔菌提取物
皮脂调理剂
控制皮脂分泌
四肽-1、蜂王浆提取物、乳酸菌发酵产物
多肽、发酵类
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伞花烃、皮傲宁(季铵盐-73)、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炉甘石、二氯苯甲醇、壬二酰二甘氨酸钾
杀菌消炎剂
杀菌剂
水杨酸、甜菜碱水杨酸盐、甘醇酸
角质脱落剂
加快角质脱落
PCA锌、肉桂(树皮提取物,姜根提取物,长穗地榆根提取物、北美金缕梅提取物、药用层孔菌提取物
皮脂调理剂
控制皮脂分泌
四肽-1、蜂王浆提取物、乳酸菌发酵产物
多肽、发酵类
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伞花烃:有较好的渗透性,能有效直击痘痘,抑制丙烯酸杆菌的繁殖,预防肌肤粗糙,抑制过剩的皮脂分泌,广谱杀菌,具有收敛性,收缩毛孔作用,INCI名称ο-伞花烃-5-醇,在化妆品中限用0.1%,在温室下的溶解度:乙醇36%,丙二醇8%,甘油0.1%,水0.03~0.04%。对光、热、空气稳定。
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安全高效的新型杀菌剂,对引起痤疮的丙烯酸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比已知抗生素甚至强几十倍,添加量少,效果显著,原料代号HP,添加量0.08-0.1%,水溶性好,限量0.1%。
水杨酸:具有角质脱落作用,水杨酸是脂溶性的可以利用分泌的油脂分泌腺进入毛孔的深层,有利于溶解老旧堆积的角质层,改善堵塞毛孔的情形,具有显著的祛痘抗菌效果,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肤用产品不超过2.0%,淋洗类发用产品不超过3.0%。因水杨酸不溶于水不利于配方开发,现市面有包裹型水杨酸增加其水溶性和原料配伍性。
皮傲宁:INCI名称季铵盐-73,强效杀菌剂,快速祛痘,极低用了仍有效抑制细菌,0.%-0.%即可有效抑菌,对30种菌株有效,包括痤疮丙烯酸杆菌,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的优点,皮傲宁是微水溶的,因此建议在配方加入前预先溶于丁二醇、乙醇、加热溶解后加入。
三、祛痘原料法规
目前祛痘产品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可在标签中宣称祛痘,但不能单独宣称抑菌消毒等效果。
原料名称
限用量
在标签印刷内容
植物提取类
一般无限制用量
无
伞花烃
0.1%
无
皮傲宁
无
无
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版)中该类防腐剂规定的限量为总量0.1%
无
炉甘石
无
无
二氯苯甲醇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版)中该防腐剂规定的限量为0.15%
无
壬二酰二甘氨酸钾
无
无
水杨酸
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肤用产品不超过2.0%,淋洗类发用产品不超过3.0%
作为防腐剂,除香波外,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
甜菜碱水杨酸盐
无
无
甘醇酸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版)中该类限用组分规定的限量为总量6%(以酸计),pH≥3.5(淋洗类发用产品除外
无
PCA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版)中该类限用组分规定的限量为总量1%(以锌计),避免接触尼泊金酯钠
无
四、祛痘产品配方设计
祛痘产品需考虑的问题有:杀灭痤疮丙烯酸杆菌,抑制痤疮丙烯酸杆菌的粘附,有效舒缓炎症,防止炎症色素沉着,控制皮脂分泌,平衡皮肤菌群,淡化斑点,脱落角质。
原料名称
功效类型
伞花烃、皮傲宁(季铵盐-73)、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炉甘石、二氯苯甲醇、壬二酰二甘氨酸钾
杀灭痤疮丙烯酸杆菌
抑制痤疮丙烯酸杆菌的粘附
鼠李糖,葡萄糖,葡糖醛酸
库拉索芦荟叶汁、羟丙基环糊精、二氢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
有效舒缓炎症
ST鼠李糖舒缓剂、阿尔卑斯山脉冰川雪绒花、鞣花酸、谷胱甘肽、茶提取物
防止炎症色素沉着
PCA锌、壬二酸、肉桂树皮提取物、姜根提取物、长穗地榆根提取物、
控制皮脂分泌
菊粉、α-葡聚糖寡糖、菊苣根提取物、太匮龙舌兰叶提取物、糖类水解物、乳酸菌发酵产物
平衡皮肤菌群
VC、水杨酸
淡化斑点
水杨酸、甜菜碱水杨酸盐、甘醇酸
脱落角质
祛痘霜
组分
原料名称
INCI名称
添加量,%
A
EM90
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
1
ES-
月桂基PEG-10三(三甲基硅氧基)硅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0.3
DC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
5
PMX-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构十二烷
异十六烷
3
B
水
水
T
EDTA-2na
EDTA二钠
0.05
对羟基苯乙酮
对羟基苯乙酮
0.3
尿囊素
尿囊素
0.2
氯化钠
氯化钠
1.5
甘油
甘油
5
丙二醇
丙二醇
5
C
包裹水杨酸
水杨酸、糊精、芝麻氨基酸类
4
PLANT21(N)
扭刺仙人掌(OPUNTIASTREPTACANTHA)茎提取物、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金黄洋甘菊(CHRYSANTHELLUMINDICUM)提取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提取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根提取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根皮提取物、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水
2
阿尔卑斯山脉冰川雪绒花
高山火绒草(LEONTOPODIUMALPINUM)花/叶提取物、白及(BLETILLASTRIATA)提取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根提取物、丁二醇、水
1
克痘1号
二氯苯甲醇、壬二酰二甘氨酸钾、o-伞花烃-5-醇、丙二醇
2
PL-祛痘因子
胡黄莲(PICRORHIZASCROPHULARIFLORA)根提取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根提取物、山银花(LONICERACONFUSA)提取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花/叶/根提取物、线状阿司巴拉妥(ASPALATHUSLINEARIS)提取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提取物、白柳(SALIXALBA)树皮提取物、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树皮提取物、丁二醇、甘油、水
4
促渗剂DMI
异山梨醇酐二甲醚
0.5
AEG
甘油辛酸酯、辛酰羟肟酸、乙基己基甘油
0.4
D
香精
香精
适量
祛痘乳
组分
原料名称
INCI名称
添加量,%
A
水
水
T
甘油
甘油
2
丙二醇
丙二醇
5
EDTA-2NA
0.03
对羟基苯乙酮
对羟基苯乙酮
0.3
HAw
透明质酸钠
0.05
透明黄原胶
黄原胶
0.1
抗离子性增稠剂ST-SP
聚丙烯酸钠接枝淀粉
0.36
B
乳化剂
聚丙烯酰胺(和)C13-14异链烷烃(和)月桂醇聚醚-7
0.72
ZEN
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
0.8
A
甘油硬脂酸酯、PEG-硬脂酸酯
1.5
M68
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
0.5
ININ
异壬酸异壬酯
3
GTCC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4
2EHP
棕榈酸乙基己酯
1
C
PLANT21(N)
扭刺仙人掌(OPUNTIASTREPTACANTHA)茎提取物、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金黄洋甘菊(CHRYSANTHELLUMINDICUM)提取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提取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根提取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根皮提取物、1,2-己二醇、对羟基苯乙酮、水
0.5
PL-祛痘因子
胡黄莲(PICRORHIZASCROPHULARIFLORA)根提取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根提取物、山银花(LONICERACONFUSA)提取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花/叶/根提取物、线状阿司巴拉妥(ASPALATHUSLINEARIS)提取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提取物、白柳(SALIXALBA)树皮提取物、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树皮提取物、丁二醇、甘油、水
5
伞花烃微乳液
ο-伞花烃-5-醇、异戊二醇
2
PD-,NARSAI20包裹水杨酸
水杨酸、糊精、芝麻氨基酸类
2.5
PL-,KAPEINAK09壬二酸二甘氨酸钾
壬二酸二甘氨酸钾
0.5
水溶清凉剂
薄荷酮甘油缩酮
0.7
AEG
甘油辛酸酯、辛酰羟肟酸、乙基己基甘油
0.5
HP
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
0.01
D
香精
香精
适量
免责申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