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130328/4147810.html夏天外出时要记得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今天,随着雨水的到来,持续很久的炎热天气有所缓解。不过,雨水过后,气温还将回升,晴热还将持续。医生提醒,在炎炎烈日下,无论是在沙滩上散步还是在海中戏水,都要注意防晒。近期,医院接诊的晒伤患者不少。
案例
面颈部背部出现红斑痒痛难忍
近日,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小张(化名)因为晒伤,到医院思明院区就诊。皮肤科副主任陈建设检查发现,小张的面颈部、背部出现大面积的红斑、脱屑现象,还伴有难以忍受的痒和痛。小张说,他在户外参加志愿活动后,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这是典型的晒伤表现。”陈建设说,近期接诊的晒伤患者中,最多的是来厦的游客,“他们中多数是在海边游玩时晒伤的,海水和沙滩反射的紫外线更强,甚至十几分钟就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半小时左右就可能出现红斑等症状。”
提醒
外出时采取防晒措施中午少出门
“前不久,一名外地游客晒伤后,自己在药店买药涂抹,结果越涂越糟糕。”陈建设说,如果晒伤面积较小、症状较轻,可以自行处理,先冰敷,再用炉甘石洗剂湿润烫伤膏涂抹。若是出现大面积的瘙痒、灼热情况,要第一时间就医。
陈建设提醒,出行时间尽量选择早上或傍晚,不建议中午出行。外出时要采取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措施,戴好帽子、墨镜,撑起遮阳伞,尽量穿浅色长袖衣服,出门前半小时涂好防晒霜。
冷饮少喝点当心血管受不了
冷饮是很多人夏天消暑的首选,但不要多喝。医生说,冷饮是胃肠炎的危险因素,大量喝冷饮,可能会导致腹泻等问题。还有,大量冷饮的突然刺激,会导致全身血管立即收缩,增加急性心梗的发病率。
另外,在进行滑冰、室内冰雪活动时,要注意冷热温差,及时增添衣物。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不建议进行这类活动,突然的低温,也可能造成血压的收缩变化。
这两类人群谨防热射病
前几天,医院接诊了几名热射病患者。医院急诊部副主任修亦斌解释,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人体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导致体温超过40℃,从而引发头痛、恶心、抽搐、昏迷、谵妄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70%-80%。
修亦斌说,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前者主要是在高温下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群,后者主要是免疫力较差的人群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而引起的中暑。
修亦斌提醒,在高温天气下,不建议长时间待在室外,尤其是中午时分。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防晒降温措施,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也可备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药品。
当发现身边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同时通过冰、水、扇风等方法帮助患者迅速降温,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应及时为其补充淡盐水。如果患者已昏迷,发生呕吐时,应帮其翻身至侧躺,防止其吸入呕吐物而导致窒息。不要忘记及时拨打。
(文/厦门晚报记者匡惟通讯员张舒姗图/刘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