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妈妈只知道,被蚊子叮咬后,宝宝的皮肤上会起疱、觉得痒痒难受,事实上,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蚊子会传播一种疾病,叫作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目前,要想切断病毒传播,了防止蚊虫叮咬外,还有一种重要措施,就是在宝宝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乙脑疫苗。这是保护宝宝的重要防护措施,妈妈千万别大意,到了适应年龄,一定要及时去接种疫苗。
那么最有效、最安全的驱蚊止痒药到底是什么?就请药剂师为妈妈们详解,看看家中必备的这几样,你都有了吗?
选择适合的驱蚊产品,能保护宝宝远离蚊虫叮咬。市场上的驱蚊产品五花八门,其中有的含有避蚊胺成分,有的含有驱蚊酯成分,有的是中草药成分。到底选择哪种更有效呢?
▼避蚊胺
其实就是一种农药成分,在很多产品说明书里,用“DEET”来标示这种成分,对苍蝇、蚊子、虱子、蚂蚁、蟑螂等常见虫虫都有很好的驱避效果。其实,只要选择避蚊胺的含量在5%~7%的,浓度不要超过10%的产品,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使用。但是皮肤比较敏感的宝宝在使用前,最好在局部试一下,避免发生过敏。
新妙婴儿电蚊香液,有种神奇的“蘑菇”,能让宝宝安稳熟睡,梦里没有蚊虫叮咬,只有草本淡淡的清香和飘散莹莹微光。
▼驱蚊酯
据国外文献上记载,驱蚊酯全称为Dimethylphthalate(DMP),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有医生认为会对宝宝的免疫、呼吸系统及肝、肾、血液系统有负面影响,所以在有些国家是避免使用的。
▼中草药成分的驱蚊产品
比如蚊不叮、香茅油等,主要靠中草药的特殊味道来驱蚊,也能够起到驱蚊的效果。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到底哪一种产品更有效,可能需要爸爸妈妈多试几款,找到最有效的驱蚊产品。
▼物理防护也很重要
带宝宝在小区里散步时,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给宝宝穿长袖衣物,推车的外面也可以罩上一层防蚊罩,别在水塘、草地、树丛附近长时间玩耍;到公园游玩,别让宝宝直接坐在地上,最好支一顶帐篷或者铺一个垫子,能防止蚂蚁、毛毛虫的叮咬。而且很有必要给孩子准备2条防蚊裤,凉爽舒适,又能避免蚊虫叮咬。
自制可迅速缓解蚊虫叮咬,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和少量的氨水,父母不妨在家中配制后使用。配制方法:0.5g的小苏打,加入10ml蒸馏水,安全缓解止痒,没有副作用。
▼润本驱蚊产品系列。宝宝专用产品较安全,而且防蚊效果很好,除了驱蚊液,还有宝宝使用驱蚊手环等一系列产品,父母都可以给宝宝选择使用。
▼曼秀雷敦薄荷膏。它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膏,涂抹在皮肤上有一种清凉的感觉,能帮助宝宝缓解被叮咬后的不适感。适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
▼炉甘石洗剂。这是一款家中必备的药品,可以帮助宝宝迅速止痒,缓解蚊虫叮咬、荨麻疹、皮疹的不适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锌,炉甘石、甘油,能起到迅速收敛、止痒的作用,对一般的皮肤瘙痒都有效。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现破损就不能再使用了。
▼芦荟膏。含量在70%以上的芦荟膏,对缓解宝宝皮肤痒痒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市场上的芦荟膏参差不一,用途不一,需要妈妈仔细鉴别。也有的父母在宝宝叮咬后,剪一块新鲜芦荟来涂抹,也是可以的,不足之处在于新鲜芦荟比较容易挥发,可以过半小时后再补涂一次。
▼美国Burt’sBees(小蜜蜂)紫草膏。小蜜蜂紫草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作为外用产品,对皮肤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被蚊虫叮咬后,能缓解肿、痛,并有一定止痒功效,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使用。
▼日本液体无比baby止痒膏。这款日本止痒膏中,含有苯海拉明盐酸盐,该成分具有抗过敏和止痒的功效,宝宝被蚊虫叮咬之后,或者宝宝长了湿疹、荨麻疹、皮炎时可以使用,能帮助宝宝缓解瘙痒等不适。要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发生过药物过敏的宝宝应该慎用,如果皮肤有严重糜烂,也不能直接涂抹。
▼紫药水不管用
宝宝被叮咬后,出现严重肿胀等过敏症状,可以使用OTC药物,如1%氢化可的松。如果非常严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必要时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及抗过敏药物。也有不少妈妈在宝宝被叮咬后,给宝宝涂抹紫药水,又称为龙胆紫,该药品有一定消炎、收敛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因怀疑紫药水致癌,基本不再使用,建议给宝宝选择其他安全又有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