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真的太可怕了童童第一次生病全纪

文/晓晶,宝贝女儿童童十个月。以后每个周六,都在这里分享孕期保养+育儿干货哦~

童童在11月大的时候迎来的第一次生病,和我预计的时间差不多,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患的是手足口病。我前期做了一些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治疗的功课,但是当疾病真正来临时,我的恐慌、焦虑、害怕比我想象中猛烈好几倍。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原来是从孩子生病开始。

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腔疼痛、厌食拒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经常伴随发热。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它之所以让很多家长恐慌,一是它具有传染性,第二就是可能引发重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孩子是否会发展成重症病例主要跟感染的病毒种类有关,和孩子生病以后家长做什么并无关系。3岁以下得手足口病5天内的孩子,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

不要紧张,绝大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可能存在的更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排除重症的方法。

轻型手足口病和普通感冒没有太大区别,属于自愈型疾病。医院,在家护理得当也能平安度过,医院采取输液治疗病程也需要一周左右。

手足口病属于疱疹病毒感染疾病,传染源是携带病的成人或者儿童。成人感到咽喉不适,就很可能是疱疹病毒感染,成人抗病能力强不会发病,但此时若亲吻孩子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染。另外它还能通过粪便、飞沫、接触传播,越是小孩儿扎堆的地方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越大,比如幼儿园、早教中心、游泳馆。

不管你有多注意卫生,只要孩子外出与其他人接触就可能感染病毒。我一直都很注意喂养卫生,但是童童每天去游泳馆游泳,早晚去小区散步玩耍,这些外出活动都给感染病毒创造了机会。我不能确定她具体是在哪里感染了病毒,可以确定的是待她痊愈,一些外出活动还会照常进行。我不能因为害怕病毒,每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温室里的花朵更经不起生活的历练。

十月中旬的东莞隐约有了一丝秋天的气息,早晚温差变大,19日晚上我把童童的夏季睡袋换成了秋款睡袋。20日早上起来发现孩子皮肤潮湿,脖子下方、大腿外侧、手肘内侧出现红色小疹子,看上去和之前的热疹一样。我给她擦了一点炉甘石,还在闺蜜群里跟大家说“湖南的宝宝都穿两件衣服了,童童小朋友热出痱子来。”对,疹子最初出现的位置和我了解的手足口症状完全对不上,我压根没往手足口病上联想,只想着晚上还是换回薄的睡袋。

10月21日

9:00,我准备带童童去深圳看她的闺蜜,童爸给她喂奶后说“她是不是发烧了?体温有点高。”我一摸,烫手,马上拿出耳温枪,测量显示39度!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孩子发热,我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我拿出早储备好的退烧贴、退烧药、退烧栓剂,马上倒水准备给她洗澡降温。(家有婴幼儿耳温枪早准备)

就在我给她洗澡的时候我发现,昨天的“痱子”变多了,少数疹子上出现水泡状的疱疹!我意识到情况不对,然而根据我做的那点功课我无法肯定她的疱疹到底是哪种疾病,不在手心也不在脚底啊。医院检查,我怕我的无知延误了孩子,这是每个妈妈在面对孩子生病时恐慌的根源。

给童童洗澡后,我依旧对她进行了退烧处理,我拿出布洛芬混悬液喂她,她哭闹反抗,果断拿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进了她PP里。

这两种退烧药,家中要常备,孩子体温达到38.5就可以进行药物退烧。小婴儿喝药不是那么积极配合,栓剂会更便利、更实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不能频繁使用,每次间隔4-6小时,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交替使用,每天使用的次数不能超过4次!

塞完栓剂我还给她贴了一片退烧贴,广大妈妈们都推荐的小林制药退烧贴,是真的挺管用的,去找香港代购帮忙买,一定在孩子生病前储备好噢。孩子发热了再满世界去找,误时误事。

从发现发热到出门,前后大约1小时,因为走得急我没有给她再量体温,凭手感判断,温度是降了不少。

10:00,医院儿科门诊,发现最近生病的孩子好多。排队30分钟才跟医生说上话,医生检查了童童的口腔,说孩子嘴里长了疱疹,再看看胳膊上、大腿上的疱疹,初步诊断为手足口病。那一刻我很难受,甚至不敢相信,不是长痱子吗,怎么会是手足口呢?

医生要我们带孩子去抽血,做血常规检查,另外还要检测是否感染EV71病毒。抽血时我和童爸抓着孩子,她哇哇哭着叫妈妈,听着她的哭喊、看着抽走的两管血,哪个当妈的不心疼!但我们不能因为心疼,妨碍医生对孩子病情的判断。化验结果比经验靠谱。

血常规化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这两项超标,医生建议孩子住院治疗,以便观察。我和童爸一致反对,“医院病毒太多我们还是回家护理吧。”我还表示了不输液治疗的意见,医生说“我不会轻易要孩子输液,你们是怕抗生素吧,如果抗生素只有危害没有任何治疗作用,国家还生产它干什么?不滥用不等于全面拒绝使用,要根据病情来定。手足口这种疾病是病毒引起也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你们不用多虑。”

我们看了太多关于输液有危害的文章,很容易走进一个以偏概全的误区。隔行如隔山,真的不能拿一篇文章去左右医生的判断,更多的还是要信任医生。

医生尊重了我们回家护理的意见,开了一些抗病毒的药给我,还让童童肌肉注射了一支胆木注射液。他嘱咐我“回家以后按时给孩子吃药,炉甘石擦一点可以止痒,医院。明天记得来取EV71检验结果,孩子的病严重与否还要看明天的化验结果,不能大意。”说到止痒,很多人都说手足口的疱疹是不痒的,可童童经常会不自觉地挠大腿外侧的疱疹。所以,疱疹痒不痒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呢。

12:00,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很乐观,我觉得回去吃点药,擦点药,护理几天孩子就好了。事与愿违。

童童口腔里的疱疹开始恶化,她拒绝任何液体,牛奶、果汁、水一律不喝,更别说难喝的抗病毒口服液。奶瓶喂、勺子喂、喂药器喂都不管用,我和童爸试过强行灌她,没灌三口她就呛到了。我真的下不去手,不敢再灌她。

13:30,她的精神状况明显异常,哭闹不止,不睡觉也不想干别的。我和童爸轮流抱她在手里安抚她。胳膊抱酸了,她才勉强睡着。

17:30,她再次开始哭闹,体温又上去了,38.5度。我再一次给她洗了温水澡,用了对乙酰氨基酚栓。大概也是饿得不行了吧,童童喝了60ml辅食泥兑水。这远远不够啊,孩子发热需要大量补充液体,可她什么都不吃真的很让我头疼!

19:00,体温降到37.8度,我那颗悬着的心稍微踏实了一丁点。唯一能让她安稳的方式,就是抱在手里,除此之外她都是哇哇大哭,我从没见过童童这么“不听话”,我想她一定很难受很难受。她依旧拒绝任何液体,我开始担忧她再反复烧下去肯定会脱水!

23:30,她的体温再次上升,38.6度,我又帮她洗了温水澡,用了退烧贴。怕她脱水,医院买了补液盐。补液盐的味道有一丁点咸、还有一点点甜味,我幻想着她多少能喝一点,然而未能如愿。

体温慢慢降下来了,她时而迷糊时而哭闹,看着孩子难受的神情我没医院输液治疗。比起输液的危害,发热脱水更让人恐慌,我和她说“明天医院打针,不要怕,发烧是因为你的免疫军队在和病毒作战,你不喝水,你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医院搬救兵。救兵会比较厉害,能帮到你,但你需要吃一点苦头,扎针很痛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噢。”后来我发现,没有心理准备的是我。

这一晚孩子是在我们的怀抱里度过的,童爸一直抱着她,清晨六点才将她放在床上。

22日

08:00,童童起来喝了ml牛奶,喝完她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给她换尿不湿的时候我发现,四肢的疱疹在疯狂蔓延,超乎我的想象。我不敢拍照,也不敢触摸,我从没见过那么多的疱疹!多到什么程度呢,体无完肤,孩子的四肢几乎没有一寸好皮肤。我再也无法保持冷静,医院。

10:00,她醒了,依旧是哭闹拒食,我和童医院。我相信任何一个妈妈看到那么多的疱疹都无法坚持在家护理,我做好了带孩子住院治疗的准备。在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后,我们来到了手足口病病房,半层楼住了二十几个手足口患儿,童童的疱疹比其他孩子多出很多倍!其他家属看到童的疱疹,眼神里透露着恐惧和同情,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的愧疚与担忧。

12:30,住院后输液治疗用的什么药呢?葡萄糖、氨基酸、还有两种我没记住名字的抗病毒药物。的确没有抗生素,也的确不需要抗生素。很快,护士准备就绪要给童扎针,因为手腕、脚腕都已经长了疱疹,只能把针扎在头上。我和童爸还有两个护士把孩子按住不动配合扎针,童开始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边哭一边叫”妈妈”。豆大的眼泪吧啦吧啦从我眼睛里掉在病床上,我不敢看孩子痛苦的表情,那几分钟我觉得有人在割我的肉。

为了让孩子少受苦,护士给扎的留置针,三天换一次。打上点滴的童童依旧哭闹不安,甚至要抱着不停走动她才能安稳一点。我和童爸轮流抱着她在走廊里走动,第二天我发现全身最酸痛的不是手臂,是腿。隔壁床的家属告诉我,”刚开始两三天孩子们都这样,都脱不了手,坚持一下,三天后就会好很多。”我看到还有好几个患儿只有妈妈一个人陪同,她们顾不上吃饭、喝水,上个洗手间都是争分夺秒。望着那些妈妈们疲惫的神情,充血的眼睛,我真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孩子生病时母亲心灵上的煎熬只有当事人明白。

15:30,童童的体温再次上升,38.9度,护士拿来了退烧栓剂让我塞孩子PP,我把自带的退烧贴贴在了她额头上。等到打完点滴时,体温下降到37.4度。

病房里的孩子,医院过夜的大约是三分之一,这些孩子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为了防止传染家医院。我和童爸商量以后决定带孩子回家,如果医院,医院离家很近,时间上不会延误太久。我去跟医生请假时,医生再三交代我“如果孩子在家高热不退,马上回来!”另外还给了我三支阿昔洛韦乳膏,别的孩子一支药膏可以擦到住院,童童一次就需要用掉两支,可想而知疱疹是有多恐怖。

输液给孩子补充了液体和能量,回家路上她的精神好很多,还跟我咯咯笑。我也想放松心情,可只要看到她身上的疱疹,我就想哭,我竭尽全力不让孩子看到我的悲伤。我鼓励她“宝宝,你很棒,很勇敢!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加油!给自己鼓励好不好?”懵懂的孩子似乎看不到自己手腕上的疱疹,一个劲地鼓掌。

回家以后她对液体的接受度高了一些,喝了牛奶还喝了果汁。我试图给她吃点药,她拒绝,我和童爸再次强行给她灌药,又呛到了,望着她眼泪鼻涕呛得到处都是,我又放弃了。嫂子听闻孩子生病,晚上过来帮我。多了一个人轮流抱孩子,处在崩溃边缘的我和童爸找到救星。

21:15,我和童爸给她洗澡,疱疹更多了!我像一个木偶似的配合童爸,给孩子洗澡、擦药都是他完成的。我多希望那些疱疹全长在我身上啊。这一晚童童又是抱在手上度过的,再加上她头上扎着留置针我怕她翻滚导致枕头移出,也不敢放下她。

我的神经时刻都在紧绷,没事就摸她的太阳穴感受温度,我担心孩子再次出现发热,好在一晚上体温都正常。在这之后童没有再出现发热的情况,我和其他患儿家属聊天,大家都说反复发热的情况大概持续两三天。

23日

9:00,童的胃口还是不佳,早上喝了ml牛奶。医院护士说要抽血化验,几个人按着童,在她手腕上抽走了两管血。紧接着是输液,护士发现留置针移位了!需要拔掉重新扎,第二次扎留置针失败,最后换成了一次性的硬针。

拔针,扎针,拔针,再扎针,折腾了近半小时,这个过程我选择了回避,我不想孩子因为我的眼泪更害怕。我坐在走廊上,听着孩子哭喊着“妈妈、妈妈”,泪如雨下。之后的输液过程我一直坐在病床上抱着她,手臂已经没有知觉,我有了第一次坐着睡着的经历。

童童喝母乳的时间很短,再加上童爸带她比较多,过去的11个月里我感受不到她对我强烈的依恋。只要有爸爸在,有我没我她好像无所谓。在她生病期间,我发现孩子和我更亲近了,痛苦之下她本能地求助妈妈,对我的依恋史无前例。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大概是她能感受到我的心痛吧。

14:00,我抱着满身疱疹的童去找医生,我问他“为什么她的疱疹这么多?甚至越来越多?是不是很严重?会不会出现其他疾病?”医生耐心地开导了我,“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感染的病毒不一样,表现方式也不一样。病情严重与否不是看疱疹数量来判断,有的孩子疱疹很少却是重症病例。不要恐慌,要相信我们的化验结果和治疗方案。大多数手足口病能自愈,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住院治疗,这不意味着所有孩子都不需要治疗。像你的孩子疱疹数量这么多,抗拒治疗只会让你和孩子更难受,在医院我们可以随时观察,更能有效地帮你和孩子度过难关。”医生的话让我不那么害怕,他说得对,面对着一身疱疹的童童,我根本没底,给我10个胆儿我也不敢抗拒治疗。

另一个妈妈也来找医生咨询,问为什么孩子住院治疗后疱疹反而变得更多了。手足口病的发病期在7天左右,输液并不能马上让孩子痊愈,只是减慢发病速度。一旦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我们需要保持耐心。

15:00,下午回家以后,童童喝了ml牛奶,在医院无论多饿坚决不喝。虽然没有再发热,但她的精神状况时好时坏,30%的时间里正常玩耍,70%的时间需要抱在手里安抚。除去吃饭的时间,我嫂子一直抱着她,我负责给餐具消毒、洗衣服、打扫卫生。晚上洗澡擦药,我躲在客厅,童爸和嫂子协助完成,我不是嫌弃自己的孩子,是发自内心地心疼。这是第三个抱着睡的晚上。

24日

10:00,医院,嫂子替我,要我在家休息。我打电话问童爸孩子情况怎样,他沮丧地告诉我,“宝宝今天又吃了大亏,又扎了好几针才扎上,还是扎的留置针,希望明天后天孩子能少受罪。头发又被剃光了一块,出院后只能去剃光头了噢。”挂了电话我又在抹眼泪,是不是玻璃心太严重了?我能想象她哭着喊妈妈的痛苦画面,我哪里还在意她的发型是什么样的。童爸还发来了化验结果,一切良好,随疱疹长势疯狂,但没有出现很危险的并发症,我长舒一口气!

15:00,童回家以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起来了,胃口也好很多。闺蜜大头龙告诉我一些给孩子灌药的技巧,我再次对童进行了强行灌药,还是只能勺子喂,我让她斜靠在餐椅上,童爸负责固定她的头,勺子从嘴角斜着进入口腔,然后压住她的舌头。虽然会被她吐掉不少,但还是有一半液体她被迫吞咽了,大概也是我的动作娴熟了吧,她没有再呛到,我的动作越麻利她哭闹的时间越少,吞下去的药更多。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关键时刻当妈妈的真得“心狠”一点。也别太心急,多尝试几次自然能找到窍门。

22:00,我依旧采取抱睡的方式哄她入睡,我试着和她商量“妈妈已经很累很累,真的抱不动了,我们俩都躺下你睡在妈妈手臂上可以吗?试试看,你觉得不舒服我们再调整。”她居然听懂了,居然配合了!没多久,躺在床上的她安然睡去,我们终于得到解脱。

25日

医院打针。童童的病情开始走下坡路,疱疹不再蔓延,最先长的疱疹开始结痂脱落。她开始愿意喝水、喝粥。她开始调皮捣蛋,脸上有了笑容。对于灌药、喝药,我们都已经熟能生巧,她从眼泪狂流变成了假装哭喊。我从没有骗过她,喝药前都如实相告“妈妈要给你喂药了噢,不太好吃,但是可以让你更快的康复。你尽量放松,配合一下。”孩子不好忽悠,骗她是果汁又如何,喝一口就知道啦!骗来骗去,失去信任,不如直接告诉她实情,让她逐渐勇敢地去面对。

看着孩子慢慢好起来,我的神经也不再那么紧绷,我指着地上她脱落的皮屑开玩笑说“宝宝,你是白娘子吗?你在脱皮蜕变吗?”这次手足口病,她真的是脱了一层皮,也真的是遭罪了。

26-28日

我回到岗位,依旧医院输液,这期间童还有过扎针不成功,撕心裂肺痛哭的经历。看着孩子一次次忍受痛苦,一点点变得勇敢,我竟有一丝欣慰,那些痛苦并不是一文不值。她一定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一定积攒了面对困难的经验。

童童的手足口病战役结束了,她瘦了一圈,变成了一个小光头,身上还有一大堆红色印子等待修复,真希望时间过快一点呢,让我早些再见那个胖嘟嘟、笑嘻嘻的童童。我会继续让她在家隔离10天,避免病毒残留传染给其他孩子,我真心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远离疾病。

没有妈妈希望孩子生病,可没有哪一个孩子可以一辈子不生病。成长的必经路上,孩子还会有更多身体上、心理上的疼痛,我们要比他们更坚强!

孩子生病前尽量多做一些功课,孩子生病时尽量保持冷静,孩子生病后家长不要互相埋怨、责备。这是我这次体会后要给大家的建议,良心建议噢。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ff/10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