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手足口高发期!你们仔细看,一定跟你们把手足口讲讲清楚。
什么是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或亲密接触等,潜伏期为3到8天,因些它的传染性非常强。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屁股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潜伏期为3-5天,发病期一般是一周左右。
传播途径是什么?
1粪口传播:宝宝触碰过患者粪便后又吃进嘴里,导致感染;
2空气飞沫传播:手足口可以通过唾液、飞沫和空气进行传染;
3接触传播:手足口会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家庭也可能发生聚集发病现象,因为孩子的手足口病也可能会传染给大人!只是大人的免疫力较强,症状轻,但仍会成为病毒的携带者。这点希望引起各位宝妈宝爸的重视。
早期如何辨别手足口病
“一摸二看”
“一摸”就是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的症状。手足口病的初始症状就是发热,对于大多数轻症患儿来说,体温通常在39℃以下。如果是重症患儿,体温可能在39℃以上。
“二看”就是看口腔与肢体皮肤,一般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会变成小溃疡。同时手掌、脚掌和臀部也会长出红色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除了发热,可能还伴有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高血糖。
怎么进行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娃洗手,洗一次手的时间得在1分钟以上。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孩子跟明显长痘子的娃玩。
2、妈妈或家里人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前后均要洗手,屎尿要妥善处理。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早上十点前和下午3点后比较合适,孩子和家里人使用的衣被最好能在太阳底下杀杀菌。当然,宝宝经常使用的,诸如玩具等物品也要注意清洁和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5、医院就别去,手足口传染性较强,以防出现交叉感染。一旦有手足口症状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一般治疗方法: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来源网络)
----------END----------
本期编辑:王召连时欣
每天早上6:00不见不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