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快乐育儿的王荣辉Grace。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在这个缅怀先人的日子,很多人会选择回乡扫墓,或者趁小长假带上孩子外出走走,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但!总有“刁虫”来坏事,比如下面这个新闻案例:
如果你想安心地在野外活动,请先了解这些烦人的虫虫。
隐翅虫我们第一个介绍的是经常“荣登”媒体热门的隐翅虫。隐翅虫分无毒隐翅和有毒隐翅虫两大类。我们需要提防的是毒隐翅虫。无毒隐翅虫:像蚂蚁一样通体全黑;有毒隐翅虫:配色鲜明,红黑间隔。毒隐翅虫又叫毁容虫,体内含有强酸性的毒液,孩子接触毒液后,数小时内会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过敏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病症。蜱虫蜱虫是春夏季最应该注意的刁虫(体内携带上百种病原体)。它喜欢蛰伏在草地,以血液为食。它们能在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感知到人和动物的存在,然后攀附在草尖上,伺机流窜到路过的“猎物”身上。蜱虫咬伤后不仅会使皮肤敏感的宝宝过敏,还能传播很可怕的疾病,如脑炎、出血热、莱姆病等,重者可致人死亡。而且病毒可能会有1-2周的潜伏期,在这一段时间里仍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火红蚁致敏大户——红蚁也是不得不提的狠角色。之所以把红蚁称作“致敏大户”,是因为它的毒液能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脸红、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患者在几分钟内就可能休克甚至死亡。火红蚁一般潜伏在草地中,因此,千万不要让宝宝打赤脚踩草地,衣服和鞋袜也要放在蚂蚁爬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蜇伤。如果不小心踩到了一个蚁巢,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远离,不然这些类似黑社会寻仇般的红蚁,会迅速倾巢而出,对你死咬不放。蜜蜂蜜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威胁来临时,它会以死相博,将毒针注入“敌人”体内,使人容易出现溶血、过敏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被蜜蜂咬到后要用卡片(银行卡、交通卡等)将毒针刮出,切记不要手或镊子夹,以防毒针内的毒液被挤进体内。如果有喉咙瘙痒,头晕等疑似过敏的症状要立马就医。恙虫每年4月,恙虫活跃。它喜欢叮咬人体隐蔽部位,被叮咬后会形成一个焦痂,发热、头疼是恙虫病的早期表现。恙虫病有7-10日潜伏期,一般症状较轻,早期及时治疗效果良好,极少死亡。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恙虫病会导致心肌炎、脑膜脑炎和肺炎等严重病变,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如果突然反复高烧不退,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程。毛毛虫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种让人汗毛直立的昆虫——毛毛虫。毛毛虫身上密密麻麻地长着许多细细的毒毛。这些空心的毒毛里,充满了有毒的液体,被人碰到后,毒毛的顶部会被折断。折断了的毒毛好比一根带着针头的注射器,能轻易地把毒液注入皮肤里。毒液入体后,常常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或者过敏。所以家长要告诫小朋友,千万不要用手去碰触毛毛虫,也不要盲目地去攀爬、摇晃树木,在手扶树干之前检查下有无趴在上面的虫子。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毒毛,应该尽快用碱性液体或炉甘石洗剂,瘙痒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少数全身症状明显者可以口服皮质激素。春夏季常见的有害虫虫,盘点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