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母乳喂养的宝宝加配方奶,过敏了,

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 http://m.39.net/pf/a_5231225.html

Hello,wuli小伙伴们早上好,饭粒来啦~

这篇文是关于配方奶引发的牛奶蛋白过敏

写在引起贝爷三次过敏荨麻疹原因谜团揭开后

母乳,但最近想引入配方奶的妈妈

宝宝曾有不明原因过敏经历的妈妈

这篇文章说不定能帮到你

贝爷悲催的奶粉过敏

10月龄。最近我发现奶量有所减少,于是尝试引入配方奶。谁知,贝爷刚喝完没五分钟,再一次发了急性荨麻疹(之前也有两次原因不明朗的荨麻疹)。

先是嘴角一圈变红,接下来脸上身上均出现了团状疹子,伴有低烧和痒。大约三小时后退烧,疹子慢慢消退。

这一次摄入食物单一且明显,所以很好判断,是奶粉过敏了。

以下资料参考:《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4:直面小儿过敏》、科学家庭育儿《直面婴儿过敏及食物过敏》直播课和贝爷的儿保医生。

What?奶粉也会过敏?

身边喝配方奶的宝宝太多了,有种“没有母乳有啥关系?喝配方奶就好啦”的错觉。

宝宝初次喝了奶粉居然过敏以后,我开始查阅关于奶粉过敏的资料。这才发现身边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妈妈还不少!

其实牛奶蛋白过敏是食物过敏中最常见,也是最早的食物过敏形式。

甚至有同样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妈妈表示:“如果我喝了牛奶,宝宝喝了我的母乳以后也会发湿疹。”

除了配方奶粉,面包、饼干、奶米粉和其他一些婴儿营养补充剂中都含有牛奶蛋白。

所以不仅仅是配方奶粉或牛奶,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食用或接触任何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都有过敏的可能。

在过敏的表现形式上,不同的宝宝也是有差异的。对牛奶蛋白的过敏分为急性过敏(IgE介导)和慢性过敏(非IgE介导)。

急性过敏表现为急性荨麻疹,急性呕吐,急性腹泻等,会在食用牛奶或奶粉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而慢性过敏,以湿疹为主要表现,至少24小时才有表现。

如何确诊某种食物过敏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过敏源测试。

医院里比较常见的过敏源测试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或划痕测试)和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测试。

皮肤点刺试验是将过敏源试剂点刺在挑破的表皮内。如果测试前服用过抗过敏药物,会影响测试结果。

血液免疫球蛋白IgE测试不受药物影响,但只有血清里的免疫球蛋白E(IgE)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被检测到。

1岁以内宝宝的免疫力还不健全。1岁以内或者过敏症状短于6个月的婴幼儿,检测IgE不一定能得到阳性结果。1岁以下没有必要去做过敏源测试。

如果怀疑宝宝是牛奶过敏或者别的什么食物过敏的时候,不要依赖白纸黑字的检验报告,在怀疑某种食物发生过敏以后,最好做一个饮食日记。

任何检验都是使用标准试剂进行检测的,而非孩子的实际食物,孩子本身是最好的试金石。

妈妈们可以在家使用“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来判断。

比如,孩子在进食奶粉后出现湿疹,停止奶粉后有好转,再次进食后又出现湿疹,这就完成了“食物回避+激发试验”。

为什么会出现牛奶蛋白过敏

首先,食物过敏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宝宝吃到某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后,宝宝的免疫系统误认为食物或食物中的成分是有害的,就会激活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释放抗体(IgE)以中和食物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抗原)。当宝宝再次接触到这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时,哪怕就是一点点,IgE抗体就会感受到,然后传递信号给免疫系统,释放出组胺以及其他化学因子,引起宝宝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

当我问到医生为什么会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时候,贝爷的儿科医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成年人的肠道是一个密织的网,婴儿的肠道像是一个稀疏的网。

当吃进去食物的时候,胃肠道不能很好地吸收,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就容易从“稀疏的网”的“洞”里漏出去,这个时候就容易引起身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引起过敏。

除了不成熟的肠道屏障,不太健康的肠道菌群也可能是引起过敏的原因。食物的消化吸收中需要肠道细菌的参与,如果肠道菌群不健康,食物自然就不能很好地吸收,也就更容易“漏”出去。

牛奶蛋白中含有的β-乳清蛋白和α-酪蛋白是母乳中不存在的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特别容易引起婴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崔玉涛医生说:

“第一口接受配方奶可造成牛奶蛋白过敏的开始——致敏。致敏也就是体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表现——IgE增高,当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如果孩子出生后进食的第一口奶是牛奶,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机会就会较高。只要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在母乳喂养期间接受过配方奶粉,就有可能开始牛奶蛋白过敏了。”

回想起来,贝爷生产时因为产程伴低烧,出生后被抱到新生儿监护病房观察,第一口奶喝的是配方奶。后来月子里的时候为了要打预防针消黄疸,又有过一周的配方奶喂养。

虽然此后的时间里一直母乳喂养没有添加配方奶,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第一口配方奶依然大大增加了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

第一口母乳超!重!要!

出现牛奶蛋白过敏了怎么办?

急性过敏后的荨麻疹看起来还蛮吓人的,还会伴有低烧的状况,但这些都是身体正常的应激反应。

如果宝宝看起来精神状况还不错,不妨在家观察一下。如果几个小时后就褪掉,医院了。医院的时候就一切安好了。

如果比较严重的话,涂一些炉甘石洗剂能止痒,口服抗过敏药物(按照不同月龄根据医嘱)可缓解皮疹,严重的话会建议短时间服用一些激素。

但如果宝宝出现较严重的荨麻疹或者痒得厉害、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恶心呕吐、腹痛等,就要带宝宝看医生了。

不管是荨麻疹还是湿疹,或者出现的别的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含有牛奶成分的一切食物赶紧要叫停至少6个月。

不要忘了,除了正常配方奶和牛奶,蛋糕、酸奶、奶酪、乳钙等也都含有牛奶成份。

不能喝正常配方奶的婴儿,最好还是能够喝母乳。在母乳不够的情况下,选用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配方粉。

特殊奶粉食用指南:

连续食用3-6个月,若无再次过敏,尝试在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配方粉内添加少许(1/10)部分水解配方。根据耐受状况逐渐增加部分水解配方比例,直到全部使用部分水解配方。再坚持部分水解配方粉6个月,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配方。

当时医生和我们推荐了两款氨基酸奶粉:纽康特氨基酸配方奶、雀巢恩敏舒。

氨基酸配方奶的价格不但比正常配方奶粉贵很多,而且因为蛋白质水解后口感偏苦。买回来以后贝爷确实很难接受那个味道。

还好暂时还能有母乳代替,不是非得要喝氨基酸奶粉。一些有回奶打算的纯母乳妈妈,在断奶前,先试一下宝宝会不会奶粉过敏,如果先回奶了宝宝又奶粉过敏且拒绝氨基酸奶粉,那个时候就尴尬了。

身边有一些宝宝也是奶粉过敏的妈妈提到了替换成羊奶粉,确实蛮多牛奶粉过敏但羊奶粉不过敏的状况。

但是咨询过医生后,得到的回复都是统一的:

羊奶喝牛奶相似率达到92%,并没有研究表明羊奶粉比牛奶粉具有低敏性。

为何奶粉过敏宝宝更容易食物过敏

配方奶其实是改良过的鲜牛奶制品,其中有添加来自于牛奶以外的食物成分。

由于婴儿配方奶中不只含有牛奶成分,这样配方奶喂养导致的过敏也就不仅仅是牛奶过敏,很可能一开始就出现多种食物的过敏现象。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为什么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坚持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早期对其他食物的过敏。

在听科学家庭育儿做的《直面婴幼儿过敏及食物过敏》的直播中,有个家长提出:宝宝11月+蛋白过敏,一直喝纽康特水解奶粉,最近添加了银鳕鱼,出现了嘴边湿疹的情况,如何处理?

主讲医生给出的回答:

停鳕鱼,三个月以后再试一下。这么大的孩子需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以试一下鲈鱼、三文鱼等别的鱼。

在这次奶粉过敏的经历中,和贝爷的医生做了比较详细的沟通,同时也查阅了比较权威的资料,发现了几个普遍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

“多试试过敏食物宝宝自然就适应了”

当时贝爷奶粉过敏后,老公说他们同事说过敏是还没有习惯,再给他继续试,多试试就不过敏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

贝爷的儿科医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发现过敏源以后要立刻停止,不能再试,一直试的话会严重破坏宝宝的肠道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出血。”

针对过敏,最好的方法是回避。

误区二

“6个月以后母乳没营养了要加奶粉”

世界卫生组织和母乳喂养协会都建议可以喂宝宝母乳到两岁。

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虽然远远低于牛乳,却能保证婴儿健康成长。蛋白质总量并不重要,只有优质蛋白质才能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种类,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成熟,调控免疫系统发育,更有助于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母乳中富含对婴儿肠道正常菌群有益的低聚糖,这是母乳特有的。

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6个月后都需要添加辅食,辅食和奶共同维持宝宝的生长发育。

如果体重增长缓慢,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辅食添加不合理,而不是质疑母乳没营养。

奶粉是有过敏风险的。

误区三

“添加辅食以后奶不那么重要了”

婴儿6个月至1岁期间,应该保持每天奶量ml至ml,1岁至1岁半不少于ml至ml。

即使孩子非常喜欢接受辅食,也不能让辅食宣兵夺主,保证奶的摄入量,才是保证营养的基础,保证相对高密度的能量提供。

误区四

“宝宝添加辅食后可以随便吃了”

昨天看到有个朋友发了张她的朋友的照片,照片里是一盒饼干,配图文字是:“宝宝吃饼干了。”她宝宝也就八九个月大。

朋友说,这个妈妈心也太大了。没有经历过宝宝过敏以前,我的心也是蛮大的,觉得粗放点养也没事。

可是现在懂了,为什么科学育儿指南都是要求所有新的食物要一点一点少量添加,而且每次添加以后要观察反应。

像外面售卖的饼干,里面有非常多的成份甚至是添加剂,一旦里面的某一种成份发生过敏,对着复杂的成分表,根本不知道是哪一种引起的过敏。

不但如此,如果致敏成分摄入过多,还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饭粒叨叨:贝爷之前两次过敏,一次是接触了面包,另一次是接触了磨牙饼干,当时以为是小麦过敏,现在想来可能不是,更大的嫌疑是两者中含有的牛奶成份。接下来会非常少量的引入面条,做一下激发试验,看一看小麦是否正常。

想对即将生宝宝的准妈妈们说,第一口母乳非常重要,能大大降低宝宝以后的过敏几率;即将添加辅食的妈妈们,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每次少量添加一种新品种的原则。

关于过敏方面的知识,《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4:直面小儿过敏》中有非常详细的科普,有同样问题的妈妈可以买来一看。

Wuli贝爷通往小吃货的道路虽然有些曲折,但相信总有一天一切过敏都会解锁!Bless~

整理科普资料蛮辛苦的,但确实又帮助自己把这个知识点很扎实地梳理了一下。如果觉得有用,帮我转给身边需要的妈妈/准妈妈们我会很欣慰~??

饭粒其他原创文章推荐阅读:

致Baby:妈妈想和你一起成为独特有趣的平凡人

好服气啊,这三件事居然把生孩子给颠覆了!

精买清单|那个陪我待产生娃养娃的妈妈群(剁手篇)

精华整理|那个陪我待产生娃养娃的妈妈群(孕产篇)

Hi我饭粒,新晋全职妈妈一枚,坐标上海。英国利兹大学市场营销硕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xz/8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