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防疫不放松,这些疾病要注意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3558.html

洪涝灾害后多发疫情,防疫不放松

近期,河南遭遇千年一遇强降水,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21日凌晨3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已提升为Ⅰ级。

由于水源污染、人员集中、因疲劳而免疫力下降等诸多原因,洪水泛滥往往也是疾病爆发的预兆。洪涝灾害后极易发生感染性腹泻、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及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还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水源性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疾病。在发生洪灾的年和年,湖南省传染病、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均是非灾年的3倍以上。

肠道传染病

发生洪灾时,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往往较差,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滋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得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肠炎、伤寒、副伤寒等。

霍乱: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可以伴有呕吐,每日几次至十几次的腹泻,排出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深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霍乱治疗最重要的是根据脱水情况及时补充体液。

细菌性痢疾: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数量不多,常带有脓血和粘液),每天几次到几十次,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粘液脓血便等,起病较急,高热达40℃以上。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可以表现为发高烧、昏迷、抽风,却没有腹泻,病情凶险。痢疾可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伤寒、副伤寒: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治疗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

肠炎:大便会稀而不成形,次数增加,每天二三次至二十多次,肚子痛,呕吐,吃不下饭,有的病人还发烧。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于岩岩教授告诉小编,虫媒传染病主要包括疟疾、乙型脑炎等。在我国,虫媒传染病是水灾后防治的重点,年长江特大洪灾后,湖北省上半年报告疟疾发病人数近一千例,下半年更突增到四千例。

疟疾:病症为“忽冷忽热”。疟疾可有数天到数月的潜伏期,发病时先经历10分钟至1小时的发冷期,全身发抖,牙齿打颤,紧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持续2~6小时,个别可能更长。高热后期开始出汗,遍及全身,大汉淋漓。2~3小时后体温降低,自此进入间歇期。疟疾由受染的按蚊叮咬传播。因此,洪灾期间请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流行性出血热: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起病急、发冷、高热,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同时患者有“酒醉貌”。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主要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猪,临床上发病突然,患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皮肤病及皮下疾病

医院皮肤科晋红中教授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加之气候温暖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且卫生条件差,皮肤瘙痒、红疹、水疱、局部感染和溃疡等情形多发,因此洪灾过后应谨防皮肤病。

浸渍性皮炎: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浸渍性皮炎要保持局部干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明矾溶液或3%~5%食盐溶液泡脚。感染严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皮肤癣病:初发时为小的丘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有自行愈合的倾向,呈圆形或者多环形,四周有丘疹,水泡或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皮面的环形边缘,境界清楚,多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处,同时皮肤癣还分为体癣、手足癣、头癣等,不同的分辨类型有不同的皮肤癣症状。皮肤癣病一般采用抗真菌外用药膏如克霉唑软膏、联苯苄唑乳膏等,能收到良效。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丘疹性荨麻疹: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蚊虫叮咬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在皮疹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对于丘疹性荨麻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

要加强健康防护,预防疾病发生

注意饮水安全,不喝生水

★饮用开水、瓶装水,不喝生水;

★禁饮带有颜色的、带有异味的(余氯或臭氧等消毒剂味道除外)、呈现浑浊的水;

★装水容器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澄清、消毒处理;

★取水点远离粪便、垃圾、污水;

★对临时水源一定要进行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饭前便后要洗手,处理食材要生熟分开、煮熟煮透;

★生吃瓜果蔬菜时一定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切勿用雨水冲洗蔬果;

★如果暂时不能保证新鲜食材供应,建议食用合格的包装食品;

★不吃腐败变质、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

★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吃病死、淹死的禽畜;

★不吃野生的蘑菇;

★不生吃水产品,少吃或不吃凉拌食物;

★剩菜剩饭要冷藏、食用前加热要彻底。

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灭蝇灭蚊

★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防蚊、灭蝇;

★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动物死尸等污染源;

★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做好厕所等关键环节的卫生。

皮肤接触雨水后及时清洗

★勤洗手,清洁被淹的物品和环境时,应戴橡胶手套,尽可能避免共用毛巾,保证一人一巾,且经常消毒;

★避免直接接触积水,趟水时应穿高帮雨鞋;

★接触雨水的皮肤及部位,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以免引发各种皮肤炎症。

物品及时清洁消毒

★着雨厨具、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再使用,简便易行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洗净的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加热至沸,保持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污后,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30min,或采用mg/L二氧化氯、mg/L过氧乙酸、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15min~30min。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个人良好心态。洪灾期间,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减少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

★积极自救和帮助他人,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积极参与重建,对生活充满阳光。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xz/8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