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笔记抄到手软过吗?
好多人因为吃一个体质的饮食就好,我立马翻了你的胃,喜怒哀乐,四性人人都有,胃人人都有,人人都得吃四象饮食,不可偏一种,比如少阳人,多吃少阳人饮食,而不是全部是少阳人饮食,少阳人饮食偏寒性,吃多了也不好,少阴人饮食偏热性,吃多了也不好,最好的方法是寒热均衡,以平为期!药膳,第一是得会做饭,厨师天天做饭放味精,鸡精,大堆盐,少阳人患者就睡不了,脂肪肝,血脂,乱七八糟的都失调了,好多不是中药不管用,而是不会做饭,北方的酱油,南方的酱油不一样,北方大米,南方大米又不一样,食谱再好也好不过老人的一句话!这叫经验^O^
65 : 三分茶
组成: 茶2钱,蜜2两,荞麦面4两。。。。。。
出处: 《儒门事亲》卷十五。。。。。。
主治: 咳嗽痰涎气喘者。。。。。。
用法用量: 上以新水1大碗,约打千余数,连饮之,饮毕良久,下气不可停,人喘自止。。。。。。
66 : 松花散
组成: 松花半升,荞麦粉半升。。。。。。
出处: 《痘疹传心录》卷十四。。。。。。
主治: 痘疮。。。。。。
用法用量: 和匀。凡痘破者,以此敷之;溃烂者,以此衬卧尤佳。。。。。。
67 : 细辛散
组成: 莽草1两,曲头棘针1两,墙衣1两,盐花1两半,荞麦面3两。。。。。。
出处: 《普济方》卷七十。。。。。。
主治: 牙齿疼痛,摇动欲落,疳虫衄血,臭气黑恶,不能食。。。。。。
用法用量: 又以摇揩不得者,即以绵裹贴齿根上,咽津无妨。用后齿牢,患十年者皆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酽醋和荞面裹上件药,以炭火烧令赤。。。。。。
68 : 细辛散
组成: 莽草(微炙)1两,曲头棘针1两,垣衣(烧灰)1两,盐花1两半,荞麦面3两。。。。。。
出处: 《圣惠》卷三十四。。。。。。
主治: 牙齿疼痛,摇动欲落,疳虫脓血,臭气黑恶,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日将用揩齿,如根动摇,揩不得时,即以棉裹贴齿根上,咽津无妨。用10日后,齿牢,患十年者皆效。。。。。。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酽醋和荞麦面,裹上药,以炭火烧令赤,又以醋淋,更烧,如此三遍止,研令极细。。。。。。
69 : 经验烫伤药
组成: 荞麦3两。。。。。。
出处: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功效: 止痛。。。。。。
主治: 水火烫伤,皮脱肉烂,疼痛不堪。。。。。。
用法用量: 用菜油调敷。。。。。。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0 :金声散
组成:荞麦粉5分。
出处:《汉药神效方》。
主治:癞病。
用法用量:和酒服。
制备方法:上为末。。。。。。
71 : 保安妙贴散
组成: 透明硫黄(为末)2两,荞麦面2两。。。。。。
出处: 《直指》卷二十二。。。。。。
主治: 痈疽发背肿毒。。。。。。
用法用量: 上用井花水调和作饼,焙干收下。要得硫黄性和,用时再末之。加乳香少许,井水调,厚敷疮上。如干,以鸡羽蘸新水润之。如此至疮愈方歇。。。。。。
72 : 上痛光明汤
组成: 青葙子、密蒙花、龙胆草、一寸金、金鸡舌、天荞麦、藤鸡辰。。。。。。
出处: 《眼科全书》卷六。。。。。。
主治: 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73 : 将军散
组成: 荞麦面(炒黄)3钱,阿魏1钱。。。。。。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三。。。。。。
主治: 癖疾。。。。。。
用法用量: 每服3分,烧酒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4 :枯瘤散
组成:灰苋菜(即藜藿,晒干,烧灰)半碗,荞麦(烧灰)半碗,风化石灰1碗。
出处:《种福堂方》卷四。
功效:敛口收功。
主治:血瘤、粉瘤
用法用量: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蘸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大,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
制备方法:3味和一处,淋汁3碗,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番木鳖3个(捣去油),巴豆60粒(捣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明雄1钱,人言1钱。上为末,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不可见风。。。。。。
75 : 枯瘤膏
组成: 干桑耳1两半,矿石灰1碗,荞麦秸灰1碗。。。。。。
出处: 《准绳?疡科》卷五。。。。。。
主治: 六瘤、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 如用,入矿石灰调匀为糊,点瘤顶上,以湿纸数重贴药上,如若未干不须贴,若留久药干,以唾调涂。直待十分黑腐,以刀剪刮取之,腐肉未尽,又点又刮,如怕剪刮者,却用井金散点之,以渐腐烂自去,不用针刀,后却以膏药贴之,去尽腐肉为度。。。。。。
制备方法: 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处,装入酒漏内,以棕塞其漏窍,用水1斗煎滚淋汁,慢火熬浓,以10碗取1碗为度,以厚实瓷器收贮,密封固。。。。。。
76 : 砒霜散
组成: 干胆1枚(烧灰),荞麦面3合(烧灰)。。。。。。
出处: 方出《圣惠》卷三十四,名见《普济方》卷六十七。。。。。。
主治: 牙齿风疳,脓血出,根有虫。。。。。。
用法用量: 每用1字,于患处掺。。。。。。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7 :神效回疔膏
组成:谷桿草1斤,施风草1斤,荞麦稭1斤,鸡粪4两5钱,石灰4两5钱。
出处:《普济方》卷二七三。
主治:诸般疔疮、恶疮、瘤痔。
用法用量:如疮不破,将疮拨破搽之,不过3度全可。
制备方法:上除石灰外,俱烧灰,用滚水淋汁1-2碗,熬至半盏,用锅底煤相调成膏。。。。。。
78 : 美容膏
组成: 料炭灰半两,桑柴灰半两荞麦秸灰半两(上灰用热汤淋取1升,熬至5分),独角仙1个,红娘子半钱,糯米49粒,石灰1两。。。。。。
出处: 《普济方》卷五十一。。。。。。
主治: 偏满头面大小诸靥子,或遍身体者。。。。。。
用法用量: 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搽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令水淋洗。。。。。。
制备方法: 上为末,将前项灰调汁如面糊相似,入瓷盒内,土底埋5-7日,取出使用。。。。。。
用药禁忌: 忌姜、醋、无肉之物。。。。。。
79 : 荞麦粉
别名: 荞麦散
组成: 荞麦。。。。。。
出处: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主治: 痘疹溃烂,脓汁淋漓痛疼者。。。。。。
用法用量: 痘疮破者以此敷之,溃烂者以此遍扑之,绢袋盛扑,以此衬卧尤佳。。。。。。
制备方法: 磨取细面。。。。。。
附注: 荞麦散(《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80 : 浮石丸
组成: 海浮石2钱,消石2钱,荞麦3钱。。。。。。
出处: 《眼科锦囊》卷四。。。。。。
主治: 青盲阔大等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
81 : 海菜丸
组成: 荞麦(炒,去壳)、白僵蚕(炒断丝)。。。。。。
出处: 《得效》卷十九。。。。。。
主治: 疬生于头项上交接处,名蛇盘疬者。。。。。。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临卧米饮送下。其毒当自大便泄去。。。。。。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白梅肉泡汤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食豆腐、鸡、羊、酒、面。。。。。。
82 : 真君妙神散
别名: 真君妙贴散、妙贴散
组成: 好硫黄3两,荞麦粉2两。。。。。。
出处: 《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坦仙皆效方》。。。。。。
主治: 一切恶疮。痈疽诸毒顽硬恶疮,散漫不作脓,及皮破血流,湿烂痛苦,天泡,火丹、肺风酒刺、赤白游风、鱼脊疮。。。。。。
用法用量: 临用细研,新汲水调敷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井水和,捏小饼,晒干收之。。。。。。
附注: 真君妙贴散(《仙传外科集验方》)、妙贴散(《中国医学大辞典》)。。。。。。
83 : 莳萝散
组成: 荞麦面4两,葫芦巴4两(酒浸,晒燥,勿炒),莳萝1两(炒,即小茴香)。。。。。。
出处: 方出《便易经验集》,名见《卫生鸿宝》卷三。。。。。。
主治: 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盐汤送下。服至1月,大便必有湿热之物如脓者泄出。。。。。。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莳萝丸”。。。。。。
84 : 调圣膏
组成: 新石炭半钱,荞麦杆灰半钱,木鳖子(去壳)半斤,落藜草灰半斤。。。。。。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一三。。。。。。
主治: 二十四种疮毒。。。。。。
用法用量: 上以三灰一处和匀。三药一处研细,别置箱箕,摊帛于箕内,置灰帛上,下置丸钵盛贮。用沸汤5盏,淋取汁,候稍澄,勿用脚,将汁入铫熬沸,才干又添,直待煎至半盏许,如两呷多大,干即刬起,入瓷器内,以椒、豆、木鳖等药搅令匀,便用黄蜡封固,勿泄气,候冷。挑一星许,微点舌头上,即时溃烂些少,过一刻便无事,此其验也。。。。。。
85 : 通仙散
组成: 荞麦面3钱,。。。。。。
出处: 《本草纲目》卷二十二引《多能鄙事》。。。。。。
主治: 男子积聚,女子败血。。。。。。
用法用量: 临卧酒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86 : 铁桶膏
组成: 荞麦杆灰(淋汁)2碗(熬至一碗),血竭3分,好石灰8钱。。。。。。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五引泽川酉府方。。。。。。
主治: 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痔疮,粉瘤。。。。。。
用法用量: 用三棱针刺破,将药入内,直送深入到底。3-4次痊愈。。。。。。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共一处放药汁内搅匀成膏,瓷器收贮。。。。。。
87 : 铁筒拔毒膏
组成: 荞麦稭灰3碗,矿石灰3碗,真炭火1盏。。。。。。
出处: 《准绳?疡医》卷三。。。。。。
功效: 消毒。。。。。。
主治: 痈疽,疖毒,瘰疬,六瘤,疔疮,顽癣,痔漏,痣赘,恶疮,肿疡,一切恶肉恶核等毒已成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涂毒顶之上,即时咬破,不黑又点,以黑为度;如药干,以唾调涂;如要急用,只将烧大柴灰9碗,石灰3碗,淋灰汁,熬浓汁如前制用。。。。。。
制备方法: 将4灰和匀,用酒漏1个,将棕帕塞住窍,用水30碗熬滚,淋灰汁,将汁复熬滚,复淋过,取净药力,慢火入瓷罐煎熬,以纸数重固口,熬至1碗为度,乘滚入矿石灰末搅匀如糊之样,入黄丹取如微红之色,密封固罐口,候冷,次日将厚实瓷罐收贮,密塞其口。。。。。。
88 : 铁罐点毒膏
组成: 巩子石灰(用皂角同在火内炮烟尽为度)2两,糯米(南星、当归、赤芍同炒熟)2合,砂牯牛(即旱螺)7个(去壳),上共捣罗细末,用铁罐子收贮听用。桑柴灰1斤,芝麻稭灰1斤,皂角灰1斤,荞麦稭灰1斤,窑脑1斤(同一处淋灰汁约3斗)。。。。。。
出处: 《外科启玄》卷十一。。。。。。
主治: 诸痈疽、疖毒、疔肿、便毒等疮。。。。。。
用法用量: 入大锅内,慢火熬之,待十去其七,汁面上有霜白起,以瓷器贮之。如遇疮毒,用此汁调前药,小小点之。3-5次自然疮破毒散,初起时点之即破,无脓即散,有脓即出。。。。。。
用药禁忌: 如疮出水时则不可点破。。。。。。
89 : 铁罐膏
组成: 荞麦稭灰1碗,石灰1碗,芦灰少许。。。。。。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一四。。。。。。
功效: 止痛追毒,去死肉。。。。。。
主治: 一切恶疮内毒,肠风痔瘘。。。。。。
用法用量: 量疮大小贴用。。。。。。
制备方法: 用瓦罐1个,旁钻1孔塞住,前口倾灰填罐内,用水注满,著厚纸封固1复时,用芦筒插在旁孔内,细淋之,尽其水,去灰,将水于小锅内慢火熬,用铁片续搅不休,看稀稠滴水内不散为度,用铁罐子盛,封定口。。。。。。
附注: 方中芦灰,《准绳?疡医》作“炭灰”。。。。。。
90 : 梅觉春丸
组成: 丁香1钱,木香1钱,朱砂(研)1钱,黑附子1个(重半两者,剜去中心成空瓮子),上将丁香、木香、朱砂等3味同为细末,倾在附子瓮儿内,以荞麦面和如饼剂,裹却,用生萝卜1个,径4寸,劈作两半,中间剜得可容上件药置之于内,以竹签子签定,用六一泥固了,约厚半指许,于净地剜1坑子,深5寸许,用炭火烧红,去了炭火及灰,令坑内净,用好醋1盏泼在坑子,泣定,将药安在坑内,4畔用炭火1斤铺盖煅之,1时辰为度,去火,用新盆合定,令冷,与后药一处为末。舶上茴香(炒)1钱,天台乌药1钱,白茯苓(去皮)1钱,地龙(去土)1字。。。。。。
出处: 《御药院方》卷八。。。。。。
主治: 阳事痿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乳汤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91 : 揩齿细辛散
组成: 藜芦(去芦头,烧)1两,莽草半两,曲头棘(烧灰)半两,东墙衣(炒)半两,盐花(研)3合,荞麦面(炒)3合。。。。。。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功效: 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密,诸疾不生。。。。。。
用法用量: 每日如常揩齿。。。。。。
制备方法: 上为散,取细。。。。。。
92 : 焦瘤膏
组成: 枣木灰2升半,黄荆灰2升半,桐壳灰2升半,荞麦灰(炒)2升半。。。。。。
出处: 方出《赤水玄珠》卷三十,名见《仙拈集》卷四。。。。。。
主治: 一切瘿瘤。。。。。。
用法用量: 临用时入新石灰调成膏,敷瘤上,干则以清水润之,其效若神。。。。。。
制备方法: 上以沸汤淋汁5碗许,澄清,入斑蝥40个,穿山甲5片,乳香、冰片不拘多少(后入),煎作2碗,以瓷器盛之。。。。。。
93 : 紫金膏
组成: 龙脑2钱,胆矾2钱,蓖麻仁(研)、黄丹、石灰、荞麦(淋)、。。。。。。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七三。。。。。。
主治: 疔疮。。。。。。
用法用量: 熬5-7次灰水,与蓖麻子仁熬,再与金膏药。。。。。。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附注: 方中巴豆、蓖麻仁、黄丹、石灰、荞麦用量原缺。。。。。。
94 : 硫麦丸
组成: 硫黄1两(炒),荞麦面1两(炒),。。。。。。
出处: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主治: 妇人白带。。。。。。
用法用量: 空心以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丸。。。。。。
95 : 蒸脐方
组成: 荞麦(以水和为一圈,径寸余,脐大者,经2寸)2钱,虾鼠粪(即一头尖)2钱,青盐2钱,两头尖2钱,。。。。。。
出处: 《扶寿精方》。。。。。。
功效: 却疾延年。。。。。。
主治: 上部火或腹心宿疾,妇人月信不调,赤白带下,男子遗精白浊,或风热郁于腠理。。。。。。
用法用量: 上各为末,入荞麦圈内,置脐上,上覆槐皮(去粗,半分厚),加豆大艾炷,灸至腹内微作声为度,不可令内痛,痛则反损真气,槐皮觉焦即更新者,每年中秋日蒸一次。若患风气有郁热在腠理者,加女子月信拌药则易汗,汗出而疾随愈。。。。。。
96 : 锡圭丸
组成: 荞麦1钱,。。。。。。
出处: 《产论翼》。。。。。。
主治: 难产妇小便闭而危急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5味为末,粳米糊为丸,如粟子大。。。。。。
97 : 魏元君济生丹
组成: 荞麦面不拘多少。。。。。。
出处: 《摄生众妙方》卷十。。。。。。
主治: 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用鸡子清为丸。。。。。。
98 : 乌髭借春散
组成: 针砂(先炒令赤,投醋中浸1宿,再炒令干)半匙头,大麦面半匙头,荞麦面(3味各炒)半匙头。。。。。。
出处: 《御药院方》卷十。。。。。。
功效: 乌髭发。。。。。。
用法用量: 先以浆水洗髭发令极净,用醋调上件3味,煮糊。热徐在髭发上,用荷叶封裹,上更帛裹,须临卧时用,次日除去,以温浆水洗净,晚再用,次用下药涂:没石子、百药煎、五倍子、诃子、何首乌、当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半匙头,入大麦面半匙头、荞麦面半匙头,醋调煮成糊,临卧涂髭发上,依前用荷叶封裹,次日早晨,用温浆水洗净。可黑2个月。。。。。。
99 : 五灰膏
组成: 荞麦灰7升,荆柴、蓟柴、山白竹、老杉枝。。。。。。
出处: 《得效》卷七。。。。。。
主治: 脏腑一切蕴毒,发为痔疮,不问远年近日,形似鸡冠、莲花、核桃、牛乳,或内或外。。。。。。
用法用量: 临用却去石灰,以冷开水调开,令病者以水洗净痔疮,仰卧,搭起1足,先以湿纸于疮四周贴护,却用。。。。。。
制备方法: 以上4件柴竹截作1尺许长,以斧劈破成片,各取1束晒干,放火上烧过,置坛内为灰,防为风所化,俟烧尽,却以水于锅内煮出灰汁。又用酒漏以布帛实其窍,而置荞麦灰于酒漏内,以所煮炭汁淋之,然后取汁,于锅内慢火熬汁,约取1小碗,候冷,入石灰、国丹调和成膏,以瓦瓶贮之,上用石灰敷面,不令走气。。。。。。
附注: 《普济方》引本方用法:先以湿纸于疮四围贴护,却用竹蓖挑药涂痔上,须臾痛息,用纸揩去药,再涂。如此三四遍,要痔疮如墨样黑方止。以水洗净,每日常置冷水一盆,以葱汤和之,洗三五遍,六七日脓秽出尽,其疮自消。。。。。。
: 五灰膏
组成: 枣柴灰、黄荆灰、桐子壳灰、荞麦杆灰各等分。。。。。。
出处: 《医统》卷六十七。。。。。。
主治: 瘿瘤。。。。。。
用法用量: 用时再以新出窑石灰入乳香、冰片少许,调成膏敷瘤上。如稠,加清水调稀用。。。。。。
制备方法: 沸汤淋汁5碗,澄清,入斑蝥40枚,穿山甲5片,乳香3钱,冰片3钱,煎作2碗,用瓷瓶盛。。。。。。
: 五灰膏
组成: 毛竹灰5升,豆箕灰5升,荞麦灰5升。。。。。。
出处: 《解围元薮》卷四。。。。。。
功效: 烂恶肉,除毒根。。。。。。
主治: 冷麻大风肿块,并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 以刀刺破皮肤涂之。。。。。。
制备方法: 淋取浓汁,文武火炼,俟凝,加明石碱1块,矿灰1块,硇砂、白丁香、白附子、斑蝥各等分为末,和匀收贮。。。。。。
: 五灰膏
组成: 荞麦(烧灰)1升(淋水),石灰(风化者佳)2两,白明矾1两(煅烟尽为度,研末)。。。。。。
出处: 《审视瑶函》卷四。。。。。。
主治: 倒睫拳毛。。。。。。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水10碗,熬末至1碗,方入风化石灰搅匀。用新笔扫眼弦睫上。数次,毛即落,勿入眼内。。。。。。
: 五灰膏
组成: 枣柴灰、荞麦秸灰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六八。。。。。。
主治: 虫蚀皮肤瘢靥或雕青。。。。。。
用法用量: 外涂。。。。。。
制备方法: 烧灰淋水煎,次白石灰淋水刺入,共煎成膏。。。。。。
附注: 本方名五灰膏,但方中只有四灰,疑脱。。。。。。
: 木香汤
组成: 五加皮(锉)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微炒)1两,松节(锉)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主治: 下痢后虚损,脐下痛,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木香散
组成: 五加皮1两,松节1两(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出处: 《圣惠》卷三十。。。。。。
主治: 虚劳损,脐下痛,抽肾入腹,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 牛膝木瓜汤
组成: 牛膝(酒浸)1两,木瓜1两,芍药3分,黄松节3分,。。。。。。
出处: 《三因》卷五。。。。。。
主治: 肝虚遇岁气;燥湿更胜,胁连小腹拘急疼痛,耳聋,目赤,咳逆,肩背连尻、阴、股、膝、髀、腨、胻皆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锉散。。。。。。
: 伤膏
组成: 野三七1两,钻地风5钱,千年健5钱,牛膝5钱,虎骨5钱,姜黄2钱,金毛脊3钱,透骨草1两,自然铜5钱,刘寄奴5钱,延胡5钱,桃仁3钱,五加皮1两,寻骨风5钱,松节5钱,。。。。。。
出处: 《青囊秘传》。。。。。。
主治: 一切骱骨疼痛,损伤腰脊,及远年内伤,寒热痹阻。。。。。。
用法用量: 摊大膏药用。。。。。。
制备方法: 用麻油5斤,净丹2斤,诸药末浸至半月而煎,去滓,如法成膏。。。。。。
: 龙虎丹
别名: 火龙丸
组成: 地龙4两(去土),玄胡索4两(生),松节2两,蝼蛄14个,。。。。。。
出处: 《百一》卷三。。。。。。
主治: 左瘫右痪,口眼㖞斜,五种脚疼。。。。。。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左瘫右痪,麝香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煮肉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艾叶汤
组成: 松节明子木。。。。。。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一。。。。。。
主治: 男女虚劳咳嗽,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 上先将明子锉碎,水1盏,煎数沸,次下艾、生姜,煎至7分,去滓,临卧先嚼杏仁烂后,汤送下。。。。。。
加减: 若便血,去杏仁。。。。。。
附注: 力中杏仁。松节明子木用量原缺。。。。。。
: 正容汤
组成: 白僵蚕、木瓜、甘草、黄松节(即茯神心木)各等分。。。。。。
出处: 《审视瑶函》卷六。。。。。。
主治: 口眼㖞斜,仪容不正。。。。。。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加酒1杯服之。。。。。。
制备方法: 上锉剂。。。。。。
: 利枢汤
组成: 木瓜1钱,牛膝1钱,甘草节8分,虎胫骨(酥炙)1钱,松节1两。。。。。。
出处: 《医林纂要》卷十。。。。。。
功效: 去寒湿,壮血气,舒筋活骨。。。。。。
主治: 伏骨疽,生于两腿上,当髀枢。。。。。。
用法用量: 水煎熟,加酒冲服。。。。。。
: 羌活汤
组成: 黄松节(炒)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主治: 伤寒刚痉,闭目合面,肢节急强,身热头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良久以葱豉粥投之出汗;未汗再服,以愈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万胜散
组成: 虎胫骨8钱(酒煮),松节3两(碎锉,以酒半盏煎赤色)。。。。。。
出处: 《永乐大曲》卷一三八七八引《大方》。。。。。。
主治: 一切风,四肢皮肤疼痛,或忧愁气痹,肢体不遂,及荣卫不和,皮肤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牢齿膏
别名: 牢牙膏
组成: 猪脂5两,野驼脂1两,黄蜡3分半,盐(炒)半两,雄黄(研)1两,莨菪子(炒)1分,松节1分,莎草根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主治: 齿疳蚀齿,及唇鼻风疼,齿龈宣露。。。。。。
用法用量: 当于静处,每取少许敷齿上。。。。。。
制备方法: 除脂及研药外,为细散,入研药重细研如面,然后取三般脂煎熔入药,匙搅勿住手,待至欲凝即膏成,以瓷器贮之,腊日合妙。。。。。。
附注: 牢牙膏(《普济方》卷六十八)。方中黄柏、蜀椒用量原缺。。。。。。
: 三灰膏
组成: 土蜂窝、长脚蜂窝、油松节各等分。。。。。。
出处: 《疡科选粹》卷六。。。。。。
功效: 生肌。。。。。。
主治: 杨梅疮结毒。。。。。。
用法用量: 贴疮。。。。。。
制备方法: 上药同烧过,以碗罩住,成炭,研极细;用香油煎滚,入黄腊再煎,方入3灰,搅成膏。。。。。。
: 易容膏
组成: 麻油半斤,松节1两(锉),松脂2两,黄腊2两,。。。。。。
出处: 《圣惠》卷四十。。。。。。
主治: 面上疮及(黑干)黯风刺。。。。。。
用法用量: 外敷。。。。。。
制备方法: 上药升麻、白薮为细末。先以油煎松节并白及令黄赤色,滤去滓,后入松脂、黄腊,又煎令消,即入乳香、升麻等末,熬成膏,倾于瓷器内收。。。。。。
: 松节汤
组成: 松节(锉碎,炒黄)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主治: 脚气入腹,心腹胀急,躁烦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灯心20茎,生姜3片,童便3分,同煎至7次,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松节汤
组成: 松节(细锉如麻豆)1合。。。。。。
出处: 《普济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
主治: 牙齿疼。。。。。。
用法用量: 以水3盏,煎药2盏许,去滓,漱牙。。。。。。
:松节散
组成:松节、蚕砂、朴消各等分。
出处:《御药院方》卷八。
主治:闪扑筋骨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药1两,水1碗半,煎至1碗,热渫痛处。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松节散
组成: 松节1两,甘草1分。。。。。。
出处: 《鸡峰》卷四。。。。。。
主治: 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7分,童便3分,同煎取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
: 松节散
别名: 松节汤
组成: 肥松节1两(锉),胡桐泪1两,。。。。。。
出处: 《圣惠》卷三十四。。。。。。
主治: 齿龈疼痛,肿痒宣露。。。。。。
用法用量: 分为5次用,每次以酒2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余者再煎,含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附注: 松节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 松节煎
组成: 油松节3钱(炒黑,重者5钱),绿豆(每岁1粒),。。。。。。
出处: 《卫生鸿宝》卷一引杨圣先方。。。。。。
主治: 阴风。因色欲之后,误饮冷酒、冷水、生冷之物,致寒邪直入少阴肾经,其交接时扇风入腹,致小腹连阴疼痛之极,面、唇、爪甲俱青黑,或吐或泻,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 养血祛风汤
组成: 白芍(酒炒)1钱半,松节4钱。。。。。。
出处: 《会约》卷十一。。。。。。
主治: 风邪外中,历节肿痛,脉浮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 胡桐泪散
组成: 松节1两,胡桐泪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
主治: 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 分5次用,每次以酒2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制备方法: 上为散。。。。。。
: 荣筋活络洗药方
组成: 宣木瓜3钱,松节3钱,透骨草3钱,清风藤3钱,天仙藤3钱。。。。。。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效: 荣筋活络。。。。。。
主治: 筋骨病。。。。。。
用法用量: 水煎,兑烧酒2两洗之。。。。。。
各家论述: 全方以养血柔肝,活血通络为治,于光绪帝病情颇适合。青风藤为治风湿痹痛常用之品,天仙藤即青木香,可行气止痛,实验表明有阻断交感神经节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以降压,并治子痫,古方有用其茎藤缓解风湿痹痛的记载,本方用此,似亦取其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 海桐皮散
组成: 萆薢(盐水浸,焙)3分,桃仁(去皮,焙)半两,辣桂半两,牛膝半两,白芍药半两,松节半两,虎胫骨(酒炙黄)1两。。。。。。
出处: 《直指》卷四。。。。。。
主治: 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 萆薢散
组成: 萆薢1两(锉),汉防己1两,松节1两,茵芋1两,五加皮1两,牛膝1两(去苗),。。。。。。
出处: 《圣惠》卷二十三。。。。。。
主治: 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用药禁忌: 忌生冷、猪、鱼、鸡、犬肉。。。。。。
: 槐白皮散
组成: 松节1两(锉)。。。。。。
出处: 《圣惠》卷三十四。。。。。。
主治: 齿风,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用5钱,以浆1中盏,煎5-7沸,去滓。热含冷吐。。。。。。
制备方法: 上为散。。。。。。
: 五加皮三骰酒
组成: 五加(根茎)1大斗,牛膝1大斗,松节1大斗,。。。。。。
出处: 《遵生八笺》卷十二。。。。。。
功效: 令人肥健。。。。。。
主治: 风劳冷气,身中积滞,宿疾。。。。。。
用法用量: 时常饮之,常令有酒气。。。。。。
制备方法: 以水3大石,于大釜中煮取6大斗。去滓澄清水,以水数浸曲,即用米5大斗炊饭,取生地黄1斗,捣如泥,拌下;2次用米5斗炊饭,取牛蒡子根,细切2斗,捣如泥,拌饭下;3次用米2斗炊饭,大草麻子1斗,熬,捣令细,拌饭下之,候稍冷热,一依常法。酒味好,即去糟饮之。酒冷不发,加以曲末投之,味苦薄,再炊米2斗投之。若饭干不发,取诸药物煎汁,热投,候熟去糟。。。。。。
郑注:红色标注的地方中药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程松崖眼科》拨云散木贼1两,防风6钱,柴胡6钱,青葙子8钱,蝉蜕1两,黄芩6钱,菊花8钱,车前子8钱。《慈幼新书》卷二补脑还睛丸雌黄(火煅,入醋研)3钱,千里光(酒拌,炒)1钱,菟丝子(酒浸,炒)1钱,川木贼(去节,童便浸1日)1钱,杏仁(去皮尖)1钱,茺蔚子1钱,荆芥穗1钱,甘菊花1钱,羌活1钱,防风1钱,蛇蜕(酒浸,焙)1钱,石决明(煅)1钱,川芎1两,白蒺藜1两,蝉蜕1两,苍术1两,酒蒸地黄1两。《得效》卷十六八味还睛散白蒺藜(炒,去尖)半两,防风半两,粉草(炙)半两,木贼半两,山栀(炒,去壳)半两,草决明1两(炒),青葙子1分(微炒),蝉退1分。《得效》卷十六白僵蚕散白僵蚕(去丝嘴,炒)半两,粉草半两,细辛半两,旋覆花(蒸熟,焙)半两,荆芥1分,木贼半两,黄桑叶1两(嫩者)。《扶寿精方》蝉花散蝉蜕、甘菊花、当归、生地黄、玄参、赤芍、羌活、连翘、柴胡、木贼、石决明(煅,童便淬)、草决明、白蒺藜(炒去刺)、蔓荆子、青葙子、荆芥、防风、薄荷、升麻、黄连、黄芩、栀子、黄柏、枳壳、龙胆草、谷精草、夏枯草、桔梗。《回春》卷五保肝散当归1钱,川芎1钱,枸杞1钱,苍术(米泔制)1钱,白术(去芦)1钱,密蒙花1钱,羌活1钱,天麻1钱,薄荷1钱,柴胡1钱,藁本1钱,石膏1钱,木贼1钱,连翘1钱,细辛1钱,桔梗1钱,防风1钱,荆芥1钱,栀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钱。《回春》卷五拨云翳还睛丸密蒙花1两,木贼1两,白蒺藜1两,蝉蜕1两,青盐1两,薄荷5钱,香白芷5钱,防风5钱,生甘草5钱,川芎(雀脑者)5钱,山药5钱,荆芥穗5钱,枸杞子5钱,白芍5钱,黑脂麻5两,当归(酒洗、晒干)3钱,甘菊花6钱。《活幼心书》卷下草龙胆散草龙胆,木贼(去节),荆芥,菊花,防风(去芦),草决明(半生半炒),甘草各15克。《急救仙方》卷三茶调散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半两,木贼1两,石膏(炒)1两,石决明(煅)1两,荆芥1两,薄荷叶1两,甘菊花1两。《济阳纲目》卷一O一拨云退翳丸当归(酒洗)1两半,川芎1两半,枳实半两,川楝半两,蝉退半两,甘菊花半两,薄荷半两,瓜蒌根6钱,蛇退3钱,密蒙花3钱,荆芥穗3钱,地骨皮3钱,白蒺藜(炒)1两,羌活1两,木贼1两5钱(去节,童便浸1宿,焙干),蔓荆子5钱,炙甘草5钱,川椒7钱半(炒,去目)。《理瀹》碧霞丹炉甘石(制)2两,黄丹(炒)2两,铜绿8钱,海螵蛸5钱,归尾1钱,没药1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牙硝1钱,乳香1钱,青盐1钱,轻粉1钱,雄黄1钱,元明粉1钱,胆矾1钱,明矾1钱,朱砂1钱,熊胆1分,冰片3分,麝1分,黄连1两,川芎3钱,当归3钱,赤芍3钱,生地3钱,柴胡3钱,龙胆草3钱,蕤仁3钱,杏仁3钱,蝉蜕3钱,菊花3钱,黄柏3钱,五倍3钱,羌活3钱,防风3钱,木贼草3钱。《普济方》卷八十一拨云退翳丸楮实半钱,薄荷半钱,川芎1两半,当归1钱半,黄连5钱,甘菊花5钱,蝉蜕5钱,栝楼根(生用)6钱,蔓荆子(炒)1两,密蒙花3钱,荆芥穗3钱,蛇蜕(晒干)3钱,甘草3钱,香白芷3钱,木贼草3钱,防风3钱。《普济方》卷七十八拨云丹川芎1两半,黄连1两半,当归1两半,白蒺藜(微炒)1两半,羌活7钱,川椒(去子)7钱,柏子7钱,荆芥穗1两,密蒙花1两,甘菊花1两,蝉壳1两,栝楼2钱,薄荷叶2两,蔓荆子2两(微炒),地骨皮(去土,焙干)、蛇蜕皮(甘草汤煮,焙干),木贼2两(去节,童便浸1宿,焙干)(一方无羌活、木贼)。《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蝉花丸蜜蒙花半两,威灵仙(去芦)半两,白蒺藜(炒,去尖)半两,木贼(去毛节)半两,草决明(炒)半两,菊花(去梗)半两,楮实子(炒)半两,石决明(火煅)半两,蝉退(麻油净洗)半两,青葙子(瓦上炒)半两,川芎半两,羌活(生)半两,旋覆花1两,甘草1两,荆芥穗1两。《普济方》卷七十六必效散苍术2两,木贼(去节)2两,青盐1钱,川椒1两(童便浸一宿)。《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保目全睛丸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山药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沈氏尊生书》石决明散石决明决明子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麦冬木贼荆芥羌活《审视瑶函》四清凉饮子当归龙胆黄芩片桑白皮地黄盐车前子赤芍麸炒枳壳炙甘草熟大黄防风川芎黄连片木贼羌活柴胡《圣济总录》卷八十九车前子散车前子(炒)半两,木贼(锉、炒)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1分,椒目1两(微炒)。《圣济总录》卷一O八苍术散苍术(米泔浸1宿,切,焙)4两,木贼(童便浸1宿,净洗,锉,焙)2两,甘草(炙)1两半,旋覆花1两,蝉蜕(去土)1两。《圣济总录》卷一O七白术菊花散白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焙)1斤,菊花(焙)半两,荆芥穗4两,威灵仙(去土)2两,薄荷(焙)2两,木贼(去节,焙)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耆(锉,焙)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仙灵脾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圣济总录》卷一O七蝉蜕饼子蝉蜕(洗,焙)1两,木贼(新者)1两,甘菊花荆芥穗2两,甘草(炙,锉)半两,苍术(米泔浸,切,焙)3两。《圣济总录》卷一O三苍术散苍术1两,蝉蜕半两,木贼(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侧柏丸侧柏1两,芍药1两,代赭(研)半两,黄耆(锉)半两,木贼《圣济总录》卷一五一侧柏散侧柏(去枝)1两,木贼(锉,炒微焦)1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龙胆散川芎(不见火)、香附(炒.去毛),各四两;龙胆草(洗.去芦)、草决明子(微炒)、甘草(炙)、木贼(洗净.去节)、菊花(去梗),各二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蝉花散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去土)、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外科集腋》卷二拨翳汤白蒺藜(炒)7分,花粉(酒蒸)7分,葛根7分,薄荷7分,防风7分,川芎7分,羌活7分,谷精草7分,密蒙花7分,甘菊7分,草决明7分,山栀5分,木贼草5分,生地1钱半,当归1钱,柴胡8分,川连(酒炒)3分,生姜1片。《卫生宝鉴》卷十拨云散川芎半两,楮实半两,龙胆草半两,羌活半两,薄荷半两,石决明半两,苍术半两,大黄半两,荆芥穗半两,甘草半两,木贼半两,密蒙花半两,连翘半两,川椒半两,草决明半两,桔梗半两,石膏半两,甘菊花半两,白芷半两,地骨皮半两,白蒺藜半两,槟榔半两,石燕1对重半两。《袖珍》卷三引《圣惠》草龙胆散龙胆草(洗,去头)2两,菊花(去梗)2两,木贼(洗净,去节)2两,草决明(微炒)2两,甘草(炙)2两,香附子(炒,去毛)4两,川芎(不见火)4两。《眼科临症笔记》补肝抑肺汤玄参8钱,当归4钱,川芎2钱,生地3钱,石斛3钱,胡黄连3钱,黄芩3钱,葶苈子5钱,木贼2钱,茺蔚子4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眼科龙木集》拨云散川芎、荆芥、薄荷、甘草、决明子、当归、防风、熟地黄、木贼、旋覆花、大黄、石膏各等分。《眼科秘书》卷下白玉锭炉甘石(装入银锅,上盖瓦片,火煅起金花,钳出,浸入童便内,片时去童便,又以黄连煎汁,将石飞1-2次,至次日去连水,纸封晒干,再用群药取汁入内)1两,白当归5分,川芎5分,蔓荆子5分,草决明5分,密蒙花5分,柴胡5分,羌活5分,防风5分,薄荷5分,白芷5分,南苍术5分,枯芩5分,木贼5分,尖槟榔5分,蝉蜕5分,芥穗5分,甘草5分,白菊花5分(煎汁,澄1夜,入甘石内,搅数10次,纸糊碗口晒干,为丹头)。《眼科全书》卷六拨云遮翳丸当归1两,川芎1两,羌活1两,青葙子1两,车前子1两,石决明(煅)1两,地骨皮1两,黄连1两,蒺藜1两,山药1两,枳壳1两,蔓荆子7钱,石南藤7钱,谷精草7钱,密蒙花7钱,荆芥7钱,薄荷7钱,木贼6钱,菊花6钱,瓜蒌子6钱,乌药6钱,甘草4钱,川椒4钱,蝉蜕3钱,石燕3钱,石蟹3钱。《眼科全书》卷三补肝散大黄(酒蒸,久晒)、川芎、菊花、防风、大力子(炒)、荆芥、玄参、蒺藜、细辛、黄芩、栀子、木贼、甘草、草决明(炒)、苍术、蔓荆子。《眼科全书》卷三车肝散细辛、黄芩、防风、茺蔚子、木贼、大黄、车前子。《药奁启秘》八宝月华丹炉甘石1两,羌活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细辛1钱,薄荷1钱,麻黄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大黄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当归1钱,木贼草1钱,龙胆草1钱,密蒙花1钱,蔓荆草1钱,蝉衣1钱,菊花1钱。《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苍术散苍术4两(肥实者,于银石器内以河水煮1日,煮时入皂角1寸许,煮了不用皂角,取苍术以铜刀子刮去黑皮,切过晒干,取3两),甘菊花1两半,京芎1两半,荆芥穗1两,木贼1两,旋覆花1两,草决明(温水洗3遍,晒干)1两,子1两,甘草(炙)3分,细辛3分。《医统》卷六十一不换金卷云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医学集成》卷二拨云散翳汤生地、当归、荆芥、防风、薄荷、菊花、蒙花、木贼、蒺藜、蝉蜕、紫草茸、甘草、灯心、葱、姜。《医学入门》卷八蝉花散白蒺藜、甘草、木贼、防风、山栀、草决明、青葙子、蝉退、川芎、荆芥、蔓荆子、蜜蒙花、菊花、草龙胆各等分。《银海精微》卷上拨云退翳散楮实子,薄荷各15克,川芎45克,黄连,菊花,蝉蜕各15克,瓜蒌根(生用)9克,蔓荆子,密蒙花,蛇退各15克,荆芥穗,香白芷,木贼,防风,甘草各15克。《银海精微》卷上苍术散苍术、木贼、香附米、夏枯草、蝉蜕、甘草、蒺藜、白芷、防风、蔓荆子、川芎、僵蚕各等分。《银海精微》卷上苍术止泪散木贼、香附子、白芷、石膏、菊花、荆芥、白蒺藜、薄荷、当归、白芍药、川芎、蝉蜕、夏枯草。《银海指南》卷三拨云退翳丹水银1两2钱,青铅2两,硼砂1两6钱,火消1两2钱,明矾1两2钱,皂矾1两,防风2钱半,草决明2钱半,木贼2钱半,威灵仙2钱半,龙胆草2钱半,荆芥2钱半,归尾5钱。《银海指南》卷三拨云丸当归1两2钱,川芎1两,地骨皮1两,白蒺藜1两,密蒙花1两,池菊1两,羌活1两,荆芥1两,红花5钱,木贼1两,蔓荆子5钱,薄荷5钱,枳壳5钱,甘草5钱,蝉蜕2钱,蛇蜕2钱,川连2钱,川椒7钱半。《永类钤方》卷十一白附子散荆芥穗4两,菊花3两,防风3两,木贼(去节)3两,白附子3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粉草(炙)1两,制苍术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御药院方》卷六菖蒲丸商枳壳1分(面炒),甘草半两(锉如豆许大,巴豆30个,一处炒令巴豆黑色,不用巴豆),全蝎1分(葱筒内炙令焦色),木香半两,山茱萸1两(去核),木贼1分(去节),菖蒲1两,黑牵牛1两(生)。《原机启微》菊花决明散决明子石决明木贼防风羌活蔓荆子菊花炙甘草川芎石膏黄芩片《原机启微》栀子胜奇散蛇蜕决明子川芎荆芥穗菊花炒蒺藜谷精草防风羌活栀子密蒙花甘草蔓荆子木贼黄芩片《原机启微》卷下拨云退翳丸川芎45克,菊花30克,蔓荆子60克,蝉蜕30克,蛇蜕(炙)9克,密蒙花60克,薄荷叶15克,木贼草(去节)60克,荆芥穗30克,黄连、楮桃仁各15克,地骨皮30克,天花粉18克,炙草9克,川椒皮21克,当归、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白蒺藜汤白蒺藜1钱,青葙子1钱,木贼草1钱,白芍1钱,草决明1钱,山栀1钱,当归1钱,黄连5分,黄芩5分,川芎5分,甘草3分。《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拨云丹蔓荆子2钱,木贼草2钱,密蒙花2钱,川芎2钱,白蒺藜2钱半,当归2钱半,甘菊2钱,薄荷5分,黄连6分,蝉蜕6分,楮实6分,花粉6分,地骨皮8分,川椒7分,甘草4分。《直指》卷二十蝉花散蝉壳(洗,晒)、甘菊、川芎、防风、羌活、山栀子仁、白蒺藜(炒去刺)、草决明(炒)、荆芥穗、蔓荆子、谷精草(洗,晒)、密蒙花、木贼(去节,童尿浸,晒)、苍术(米泔浸,焙)、甘草(炙)各等分。《朱氏集验方》卷九苍术散苍术1两,槐花3钱,藁本3钱,蛇蜕3钱,防风3钱,枸杞3钱,白蒺藜3钱,黄芩半两,川芎半两,木贼2钱,甘草2钱,白菊花2钱,蝉蜕4钱,乳香半钱,没药半钱,硬石膏(煅)半两,干葛1两。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苍术散木贼、苍术、白蒺藜、防风、羌活、川芎、甘草各等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