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篇夏季防暑常备药推荐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准备一些防暑药品是很有必要的。推荐大家夏季在单位或家中常备以下实用药:防暑类药仁丹由丁香、陈皮、薄荷脑、冰片、檀香、豆蔻、藿香、肉桂、朱砂等中药制成。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的功效。在夏天,天气太热容易导致伤暑、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可口服或含化仁丹,成人每次10粒至20粒。儿童一般含服5粒左右就好,不宜多服。因为仁丹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十滴水由鲜姜、大黄、辣椒、丁香、八角茴香、樟脑、薄荷脑、乙醇等组成。具有清暑散寒的功效。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另外,孕妇忌用。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功能祛暑解毒、化湿和中。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內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服用。分为水剂、丸剂和胶囊三种,一天服用两次,儿童减半。需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无极丸由甘草、石膏、牛黄、冰片、薄荷脑、丁香、白豆蔻、滑石粉、肉桂、砂仁、人造香、糯米(蒸熟)等组成。功能清热祛暑,避秽止呕。用于中暑受热,呕吐恶心,身烧烦倦,头目眩晕,伤酒伤食,消化不良,水土不服,晕车晕船。口服,一次10~20粒。孕妇禁用。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口服六一散大人每次10克,小孩每次5克,3岁以下的小孩每次2~3克,用温开水冲服即可。避瘟散配方里有檀香、木香、白芷、姜黄、朱砂、冰片、薄荷香、干松等,高档一级的还要加上麝香。这些药分别具有行气止痛、芳香开窍、清心醒脑、辟秽解毒、祛湿排脓、安神散暑之功效。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金银花露是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剂,气味清香,甘凉润口,是中医饮剂中最出名的品种之一。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口服,一次60~毫升,一日2~3次。服药时饮食宜清淡;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滋补性中成药。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多酶片具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功用。用于消化不良和促进食欲。黄连素具有行气止痛、清热止泻的功用,用于肠道感染等。保济丸具有止吐止泻、防止晕车船等功效。对因肠胃不和而腹痛、腹泻者尤为适用。防暑类药炉甘石洗剂对皮肤具有收敛、保护作用。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和痱子。清凉油为白色或淡黄色软膏。功能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也可用于中暑、晕车、蚊虫蜇咬等。外用,需要时涂于太阳穴或患处。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需要注意的是,风油精中的樟脑等成分,具有挥发和渗透作用,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安全,故孕妇和婴儿禁用。原创文章,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致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wx/8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