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药物治疗能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
近日,由群工部医院年“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完美收官。经过服务质量测评、网络投票、综合考核等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潘睿、常丽英、胡凤琪、林雪、郑建平、范久波、何标、李泉、李安红、马小竣等十位优秀医务工作医院年“十佳服务明星”称号。
潘睿,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担任襄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副理事长、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等社会任职。
近年来,潘睿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如高频震荡通气、双水平无创通气、新生儿颅脑和肺部超声、小早产儿PICC、脐动静脉置管、换血疗法、亚低温治疗、脑电监测等,并开展了新生儿随访门诊,保证高危儿和早产儿院内、院外的持续治疗。
潘睿坚持每周3次以上专科疑难病历查房,组织危重患儿的抢救,及时解决疑难和危重病历的医疗问题。目前成功救治早产儿体重最低g,胎龄最小25周。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大会诊1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1项,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1项中国-加拿大联合资助课题和2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SCI收录6篇。
在潘睿主任的带领下,儿科于年再次以高分获评省级重点专科,取得国家发改委专项基金万元,医院配套万元,共万元,医院儿科的发展再添辉煌。
常丽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湖北文理学院三级教授,襄阳市隆中名医,襄阳市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襄阳市政府津贴专家,襄阳市唯一的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神经电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神经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襄阳市医学会心理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年,常丽英赴芝加哥北岸大学(NorthShoreUniversity)医院做访问学者两个月,进行了神经内科疾病的学习和交流。
常丽英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对神经内科各种特殊、疑难和危重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严谨治学,勤奋敬业,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全面,是该专业学科带头人。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创新,近年来主持眩晕疾病规范化诊疗、原发性头痛的规范化诊治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使大量长期慢性头痛头晕的患者得到了有效诊治,并通过举办学习班等方式推动了眩晕及头痛专科在襄阳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常丽英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年,常丽英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胡凤琪,医学博士,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湖北省卫生计生青年人才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5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襄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年第7届国际休克大会暨美国休克学会第35届年会获得NewInvestigatorsTravelAward奖励;并曾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襄阳市青年科技奖、襄阳市青年岗位能手、襄阳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胡凤琪从事肾脏病学临床工作7年,对肾脏病学各种特殊、疑难和危重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胡凤琪积极协助科室主任管理东津院区及北院区肾内科、透析室工作。临床工作中,胡凤琪对患者服务热情细致,医患关系融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
林雪,医院妇产科护师,共产党员。年至年连续三年获得年度“优秀个人”,年获得“优质护理明星”荣誉称号,年获得“患者最满意护士”荣誉称号。
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11余年,林雪对妇产科各种特殊、疑难和危重病症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较强的团队协助精神,主动配合护士长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各种比赛活动。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多年累积的临床经验教给年轻的护士,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并有效的利用到临床工作中。
林雪急病人所急,常常主动为病人解决困难,她对待病人热心,耐心,暖心,是大家眼里有温度的护士,大家都叫她“小精林”。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抚慰着一个个圣洁的生命!
郑建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年5月9日中午,郑建平下夜班后接孩子放学,在南街十字街公交车站对面,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一名小孩被公交车碾压倒在车轮下,地上已经很大一滩血。
外科医生的本能反映,让郑建平立马冲了过去,对孩子伤情迅速做出评估:右大腿碾压伤,多发骨折,股动脉断裂,活动性出血。孩子已经瞬间休克,只有3-5分钟的抢救时间。郑建平顺手接下腰带,在孩子大腿根部行结扎止血。时间就是生命,孩子的伤情已经等不了的到来,必分秒必争,和死神赛跑。
郑建医院跑,一边向周围群众呼救,一位外卖小哥用摩托车将他们医院。医院急诊绿色通道为孩子争取了宝贵时间。郑建平抱着孩子直奔手术室,在等电梯的间隙,他电话通知手术室开启绿色通道,简单介绍病情,立刻准备输血及手术。骨科住院总覃巍医生全面联系协调住院处和输血科,积极准备输血及手术准备,因为考虑到孩子股动脉破裂,在手术台上电话联系血管外科陈德杰主任支援手术。
到了手术室,所有的抢救人员和设备已经到位,集合全院力量争分夺秒抢救孩子的生命。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和持续抢救治疗,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第一次手术很成功,胫骨、腓骨、膝关节等骨折、脱位区域都复位固定,左腿大血管也及时接通、吻合。术后,孩子转入PICU病房,当晚8点多孩子逐渐苏醒,第二天孩子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患儿家属对郑建平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呼吁媒体积极传播郑建平的救人事迹,传播正能量。
范久波,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副教授。医院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湖北文理学院检验系临床基础检验与血液学检验教研室主任。襄阳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从事检验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范久波对临床检验工作中各种特殊、疑难病例的检测和报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寄生虫病原体的鉴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严谨治学,勤奋敬业,努力钻研业务,是临床体液血液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在省内率先开展门诊化验快检服务,如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测2小时取报告,节省患者就诊时间;对采血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和调配,采血高峰期增开窗口,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工作人员实行错时上班,有效缓解了交班时的患者拥挤、排长队和标本堆集的情况;随时解决科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电话不能解决的,一定到现场解决。
对于患者投诉的问题,他从不逃避,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和其它部门沟通解决的,及时沟通,争取在短时间内解决,以化解矛盾。对于患者的口头投诉及时进行现场处理,书面投诉的当天完成调查,形成报告和回复,对患者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逐步进行落实。
近年来,范久波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都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共发表核心、权威期刊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3次。
何标,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医院药学部静配中心室主任,药学分工会主席,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SCI论文1篇,年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工作中,何标注重静配中心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用药安全是永恒主题,从“三基三严”、专科学组规范到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强化专业素质,提升专科水平。他定期组织科内质控会,分析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及隐患,群策群力,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不断地优化工作流程,把差错降至最低,为临床患者用药提供安全和保障。定期到各病区走访调研,积极与临床沟通,及时获取临床的反馈意见,实时与各病区做好协调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及时、安全。
何标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十余年,经过了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以及临床药师带教师资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年,医院制剂室的生产许可证换证验收工作以及制剂品种再注册工作,保障了临床用药顺畅安全。维生素E乳膏、复方乌梅搽剂、炉甘石薄荷脑洗剂等品种得到了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的好评。何标还参与二十多项药物临床试验,负责试验药物管理工作,保障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服务永无止境,沟通从心开始。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何标一直以耐心、细心、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时刻设身处地为患者、为临床医护人员着想,主动深入临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用专业的素养体现着药学人员的自身价值。
李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肿瘤科(湖北省重点临床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担任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湖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襄阳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年被市政府授予“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对象”,年获市政府“隆中名医”光荣称号。
李泉同志医学理论功底深厚、临床操作技能娴熟、医德高尚,从事肿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来,擅长各种肿瘤常见和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开展了多项肿瘤科新技术新业务,常规开展的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织间插植、三维后装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重点技术,在省内外均达到领先水平。作为负责人多次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推动了襄阳地区肿瘤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资助3项,湖医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各1项。研究成果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专著5部,发表论文30多篇(含SCI收录8篇)。这些成果对研究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及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李安红,医院放射科技师,襄阳市医学会第八届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工作中的他兢兢业业,努力进取,善于分析和总结,工作能力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屡次获得“优秀个人”、“优秀带教老师”及“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医院重要的窗口,不仅接诊正常的急危重病人,还要收治从各县市上转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李安红始终坚持把病人的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标准,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每天面对大量做检查的病人,他耐心细致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医院窗口服务人员的关心和温暖。
工作15年,多个日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一句普通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安慰就影响着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为了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优质,快捷,安全的服务,他们都要付出无法想象的辛苦与汗水,为了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工作的这十几年里,李安红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认真履行放射科技师工作职责,熟练掌握了各种技能,严格履行岗位制度,在工作中无差错,零投诉。
李安红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的爱心,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他的热情,激情书写了灿烂的青春篇。
马小竣,神经外科护士,共产党员。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热情工作,用炽爱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护理是一项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马小竣一直把南丁格尔这句话记在心中。
工作中,她经历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场景,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但是,她始终难以忘怀患者信任的目光,这让浑身都充满力量。
记得一次夜班,急诊收治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因再发“脑出血”陷入了昏迷状态,当时他的脸上和衣服上都是呕吐物,并且大小便失禁。而陪同他的居然只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泪流满面,手足无措。马小竣赶紧将老奶奶扶在一边坐下,安慰她说,“奶奶,您别着急,我来帮你,我会和我的同事尽全力救治爷爷的!”随后,她迅速把老人的头轻轻偏向一侧,擦掉老人脸上的污渍,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还为老人清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物,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将老人送入手术室。
经过和老奶奶的交谈,马小竣了解到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手术后老爷爷虽然清醒了,但左侧肢体偏瘫。想着老奶奶一个人无法照料老爷爷,马小竣每天都去床边看看老爷爷,协助老奶奶给他翻身、扣背、更换被服和衣物,为老人做康复锻炼。从手的控制训练,到下肢肌力,关节活动,一次次手臂的抬起放下,一次次腿的抬起放下,每次训练结束,马小竣都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是看着老爷爷一天天的康复,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这些,老奶奶也都看在眼里了。端午前夕,老奶奶还专门给马小竣送来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以最真诚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暖心的护理去工作,早已成为她的习惯。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动作,让患者认识了她,记住了她,也让马小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职业的神圣感!
策划郑伏玲审核
李严慧编辑
王许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