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疟疾日#
今天是第14个“全国疟疾日”。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
自年以来,我国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报告。因此对于疟疾发生在宝宝身上的情况,爸爸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蚊虫叮咬,尽管我们没有疟疾风险,但是蚊虫叮咬的困扰还是经常环绕在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周围。特别宝宝新鲜娇嫩的肌肤,也是让蚊虫两眼放光的好地方。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觉得,防蚊虫,不就是点蚊香、喷驱蚊液,被咬了涂点青草膏吗?NONONO~小宝贝的蚊虫叮咬预防和处理措施,和大人还是有区别的!稍有不慎也可能害到了宝宝。
所以,敲黑板的内容来了!给宝宝进行无伤害防蚊,学会正确的叮咬后护理,避开奇怪的民间偏方,乃合格的新手爸妈必修技。
被叮咬前的防御措施
物理防蚊(优选)
①长袖衣物:能覆盖宝宝的胳膊和腿,防止蚊虫侵入。无论居家还是外出,这都是最有效和安全的方式。
②纱窗、蚊帐:家里安装纱窗隔离蚊子,宝宝睡觉的小窗装上蚊帐。注意别把蚊子关在蚊帐里。
③居家室温:夏天在家里可以开空调,把室温降下来。宝宝流汗少,吸引的蚊子就少。
④居家环境清洁:蚊虫喜欢水,爸爸妈妈们要特别检查地漏、下水道等地方。及时清理家庭垃圾。
化学驱蚊(驱蚊剂)
①选择:建议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不含酒精的驱蚊剂,在有效时间内,浓度越低越好。宝爸妈可以根据需要防蚊的时间,选择不同浓度的产品。(一般浓度10%,可防护2小时左右)
②使用:涂抹驱蚊剂的时候,可以先涂在大人手上,再抹到宝宝皮肤上。注意避开眼、口、手、伤口处。(避开手是担心宝宝吃手会吃进去)
③注意:
初次使用时,先小范围涂抹在宝宝手背,观察是否过敏。
小于2个月的宝宝,乖乖使用物理防蚊的方式,不要使用驱蚊剂;2-6个月的宝宝建议喷在衣物上,不要直接皮肤接触。
被叮咬后的正确做法
被蚊子咬的症状因人而异,也因蚊子的“毒性”而异。有的宝宝可能就有点小红肿,很快就能消下去;有的宝宝则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肿成大包,痒得厉害,形成虫咬性皮炎。无论什么情况用正确的措施进行干预是硬道理。
Step1尚未起包
-碱性皂液清洗
刚刚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立刻涂抹碱性肥皂水,它能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预防起包。
Step2已经起包
-冰敷
如果已经起包,可以采用持续冰敷的方法消肿止痒,比如取毛巾包冰块敷在被咬的部位,每2~3个小时进行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如果冰敷效果不好,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抹抹,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
Step3肿胀严重
-抗过敏软膏
如果发现被叮咬处红肿,且上述方法无效时,可以考虑短期少量使用抗过敏软膏。第一次处理的爸爸妈妈建议遵医嘱使用。
Step4抓破或发热等
-及时就医
别觉得被蚊医院是小题大做。
如果出现水疱,需要涂抹外用抗生素或抗菌软膏;如果宝宝已经把皮肤抓伤就要涂预防细菌感染的软膏。这些对于首次处理的新手爸妈来说可能比较难辨别,遇到需要涂抹药膏的情况,建议遵医嘱使用,以免误治。
蚊子携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还会传给人类,假如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疼、全身酸痛等迹象,医院。
被叮咬后不要做的事
这种日常事件,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道听途说一些民间偏方。今天顺便给大家来排雷,学习完了就别再整这些有的没的。
X涂牙膏、母乳、口水…
牙膏:容易引起和加重刺激过敏反应;
母乳:含有大量蛋白质等营养物,涂抹在皮肤表层容易滋生细菌、堵塞毛孔汗腺等,通常会诱发感染加重对皮肤的伤害。
口水:口水俗称“唾液”,每毫升唾液中含有一亿个细菌病毒…剩下的我就不说了。
X抹青草膏、风油精、花露水…
这些产品里都含有不适合宝宝的成分,比如冰片、樟脑、酒精、薄荷脑等。它们刺激性很高(通过气味就能知道),误用在宝宝身上,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孕妈妈也不建议使用喔!
X掐十字
这可能是在看的各位比较经常对自己做的事。通过疼痛感掩盖瘙痒感,本身维持不了多久,掐得重还容易损害皮肤。
五一假期和夏天,都即将来到,这是带小朋友外出的高峰期,也是蚊子的活跃期。爸爸妈妈要谨记这篇预防和处理方法,让宝宝舒心过五一,安然过一夏~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