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窦颅底骨折是颅底骨折较为严重的类型,常常发生在严重的外伤性脑损伤案例,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颈内动脉损伤,视神经损伤,以及硬脑膜撕裂后脑脊液漏等。
常见的经蝶窦的颅底骨折主要有四条贯通线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1为四条常见的经蝶窦颅底骨折的贯通示意图,其中红线为前部横穿线(anteriortransverse),绿线为后部横穿线(posteriortransverse),蓝线为外侧额部对角线(Lateralfrontaldiagonal),黄线为乳突对角线(Mastoiddiagonal)
1,前部横穿线(anteriortransverse)
撞击位置:为外侧颞部区域
冠状骨折平面:从颞骨鳞状部(thesquamoustemporalbone),途径前床突基底部、垂体窝,沿对侧蝶颞骨壁到达对侧颞骨鳞部,也可向下累及翼状突。
图2前部横穿线示意图
2,后部横穿线(posteriortransverse)
撞击位置:外耳道前外侧
U型骨折,双侧纵向颞骨骨折,交汇于中线的蝶骨/斜坡的后壁骨折
骨折累及蝶骨岩部,破裂孔和颈动脉管
图3后部横穿线骨折通路示意图
3,外侧额部对角线(Lateralfrontaldiagonal)
撞击位置:额部外侧/前颧骨突起
斜形骨折平面:从额部外侧/外侧眶顶,穿过蝶窦,紧邻对侧颈动脉管到达蝶骨岩部,延伸至颞骨岩部骨折。
常常合并上颌窦骨折和眶外壁骨折
图4外侧额部对角线骨折通路示意图
4,乳突对角线(Mastoiddiagonal)
撞击位置:乳突区后外侧
斜形骨折:起自枕骨,延伸至颈静脉孔和岩枕裂,斜行穿过蝶骨,到达对侧的筛骨窦或眶顶
图5乳突对角线骨折通路示意图
总结
经蝶窦的颅底骨折主要四条贯通线路图,根据撞击的位置不同而定。在诊断外伤后是否伴有颅底骨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撞击位置确定贯通线路,仔细观察确认骨折所经路线,避免漏诊。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黄蓓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