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聊点“鸡”的事儿,听听别人的糗事/心塞经历提升一下自己的幸福感!同时,踩着前人的血泪心路涨涨见识,更好的将生活进行下去...今天的故事是:留学英国以25岁高龄在交论文前得了人生中第二场水痘(英文名:chickenpox)...
(本图来源自网络)
年不论对于世界还是之于自己——都是跌宕起伏充满危机感的一年。这场匪夷所思的水痘,按照两周左右的潜伏期来推算应该是元旦前在爱丁堡感染的,称得上是一场“二零一六的遗祸”脚注1。因为实在不是什么上档次的毛病,除了室友们和潜伏期时在一起的朋友,根本不好意思张口说“我起水痘了”...更别提去朋友圈求关爱...家人嘛,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与其让父母在国内瞎着急,干脆从一开始就瞒严实。其中也有私心:不想给爸妈留下“独自在外状况频出”的印象,影响对我未来在外求学/工作的支持。现在po出来娱乐一下大家,也希望这篇小文的气氛可以给以这种方式得知消息而震惊的爸妈带来“自家闺女是toughlady”的慰安,微笑。
DAY-1疲惫伴随咽痛。
(认为是假期旅行奔波感冒前兆,开启多喝水多睡觉模式。)
DAY0疲惫与咽痛持续,出现低烧症状。
(服用有退烧功能的感冒药。)
DAY1上述症状持续,并在颈部、上臂、腹部冒出三个小痘痘。
(怀疑在外旅行辗转住宿,有过敏或感染症状。除感冒药外,另服了消炎药,并洗澡后更换寝具与贴身衣物。)
DAY2三个痘痘变大变明显,其中一个出现水泡状倾向。
(继续服药,密切观察发展,紧张感增强,并开始检索会发痘的各种常见病症。)
DAY3周六三个本来像普通痤疮似的粉红色痘痘全部水泡化;下午冲完热水澡后躯干部分出现更多的小包包,腹面背面均有分布。
(继续服药观察,排除掉感染性偶发皮疹、带状疱疹、汗疱疹等一系列令人紧张且看图片容易引起生理不适的病症。因为是周六,GP不上班有交论文的压力,没能去看诊。但检索了一下在英国的看病流程,及如何申请论文延期,决定转天继续恶化的话就算交不上论文也要去看医生。)
DAY4周日低烧症状结束。最早水泡化的三个痘痘之一泡内液体变浑浊,并出现中心凹陷像火山口一样的样貌脚注2,包括头面部在内,更多的新的小包出现,前一天出的痘痘开始水泡化,并且出现痒感——至此基本判定是“水痘”无疑...
内心咆哮着WTF,再次确认自己的症状及非工作日看诊流程;
查字典准备了一下描述病情的超纲词汇。
临近中午,给“”打了求助电话——通过“”预约到当天下午3:30的门诊;
被医生确诊为“水痘chickenpox”;
拿着处方去Boots买药;
将诊断记录拍照作为附件证据给导师发了论文延期的申请邮件,并很快得到允许的答复;
告知室友及一起旅行的朋友,开始居家自我隔离。
(停止服用感冒药与消炎药;去医院之前检索了水痘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剪短指甲并更换了宽松衣物;查好路线提前出发。当晚开始按处方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当晚最后一次尝试吃固体食物,对喉咙的剐蹭痛感明显,之后三餐全改流食...)
DAY5论文提交日痒感增剧,因此变得焦躁、坐立不安,难以入睡。
(内服用脱敏治疗的药物,外涂药物凝胶用于止痒;冲温水澡镇静;找出来特别特别特别喜欢的剧来看,以求分散注意力。)
DAY6上述症状持续,还在出痘的急性发作期。
DAY7痘痘数量趋于稳定,很少有新的痘痘出现。痒感也开始减轻,可以忍受。(然而照镜子变成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
DAY8-11痒感已不明显,痘痘陆续结痂,精神和食欲复苏。
DAY12-13头面部的痘痘全线结痂并陆续脱落。
DAY14重见天日!出门见人上课!脸非常争气的恢复到可以见人的程度~
(本图来源自网络——水痘的三种状态:小红包redspot;水泡blister;硬痂hardcrust)
被迫在家憋了一周多,深刻的理解了为何自古深闺出怨妇——寂寞缺爱啊啊...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清晨,阳光明亮又闪烁,没有风,空气清新干爽。内心的喜悦简直就是如获新生!
当天直面了班里同学们的调侃并收获了很多爱的抱抱~在麻烦朋友帮我录音、记笔记的同时,通过交谈好像比之前更亲密了一些(话题从之前的纯学习过渡到情感、八卦)。
为了释放自我,高效的在亚马逊、淘宝、牛津街进行了线上线下的买买买剁剁剁活动,收获了浓郁的幸福感。
为了寻找缺失了的爱,约好朋友见面,由此碰巧结识了朋友的朋友们,又认识了朋友的朋友们的朋友们...谜一样的,在一周时间内滚雪球般的将自己的伦敦社交圈扩大了整整一倍多!生活状态充实极了,阴阳师三周都没上线了呢...
(现在距离DAY14又过去了三周多,面部除了自己看的仔细,就算是亲妈应该也不会观察到明显的痕迹。躯干上的痂全部自然脱落,只不过新生皮肤的颜色还没有恢复的像面部那么自然啦~)
说这些是想表达——像一场水痘这种档次的小状况是特别好的积攒人品的途径啊——大家不要过分嫌弃这种小状况~
通过这次意外的小病,让我有机会小小的体验了一回英国的医疗系统。感觉按照它的规则来,还是很高效的(并没有像网络中或留学生中口口相传的那样糟糕废物),下面分享一些心得。
常规的介绍可参见英国红领巾的文章脚注3——《如何在英国看医生?》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非常危急就快死掉了的时候拨打电话“”脚注4;死不了但是不舒服也不能通过喝水睡觉就能好的情况下,工作日就打电话预约GP,周末就拨打“”脚注5。不推荐直接去GP或医院的原因是,与其身体不舒服的到那边等,不如提前约好时间再去。而且要澄清一个与国内医疗系统的根本区别——医院只针对重症及急诊患者,非紧急情况且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去排队碰运气面临的局面只能是被打发回家或漫长的等待。
我在周日中午11:30左右拨通“”,等待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接通之后,提示语会要求你说出所处区域的名称,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说出最近的地铁车站名。之后会被转线给人工接线员,她/他会询问基本信息(姓名、生日、电话、是否本人、有无人陪伴等)及症状(自主描述),及评级问题(例如有无呼吸困难、心跳异常、痛苦程度等)。
然后,我被告知需要挂断电话等候另一通电话(我的理解是更专业的服务人员)。大约一小时后,我接到了回拨过来的电话,问了我一些更细节的问题。比如说,出痘几天/痘中有无液体/痒还是痛/体温/痘的分布/痘的尺寸/有无排便困难脚注6等。这一通电话里对方可能会使用非常用词/术语提问,如果不懂的话就直接告诉她/他,要求解释问题。万一真的无法用英文描述清楚,据说可以要求她/他转线给中文翻译。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她说直接帮我医院最早的门诊——当天下午3:30。挂电话前医院名称、地址、邮编,门诊所在的楼名。
担心因为不熟悉而错过预约时间,我下午2:10医院,告知是通过“”预约了门诊之后,下午2:40就叫到了我的名字。医生有点点帅气,神似阿米尔汗...
(本图来源自网络)
当时脸上的痘痘已经很明显啦,大概是因为之前电话问诊的记录他也可以看到,补充了几个问题之后,一分钟内就说“Ithinkitisachickenpox./我觉得应该就是水痘了”。“成年人得水痘不多,但不是很少见的事。就算小时候得过水痘,也是有可能再次感染的。”解决了我的关于成年人第二次得水痘的疑问后,医生迅速给我开了阿昔洛韦Acyclovir的处方,说如果痒的话可以外用炉甘石液CalamineLotion;一周内居家隔离;绝对不要接触孕妇和癌症患者。在我表示需要请假证明的时候,他帮我打印了一份包含两次通话记录的诊疗记录(共8页)。
之后就拿着处方去有药房的Boots买药就可以了,药店的药剂师看了药名和我的脸应该就秒懂是得水痘了...炉甘石液卖完了的情况下给我推荐了一款chickenpoxgel(水痘凝胶),用于止痒、促进愈合、不留疤。看着我写的止痒用抗组胺剂商品名BenadryI,Zyrtec,Claritin,很贴心的帮我挑了一款7日用片剂。到此为止,整个就医过程非常便利顺畅。
不论儿童还是成人,护理方法可参考wikihow的《如何治疗水痘》一文脚注7。这里只想澄清几个误区:
在没有其他并发症及消化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口服药是比输液、注射等更优先选择的治疗手段(感觉打点滴在国内被滥用了,造成有些朋友不扎针就是医生对自己不重视的错误认知)。
得了水痘之后是可以洗澡的,最好能保证一天一次,有助于维持身体清洁(为了不碰破痘体,建议淋浴,不使用如沐浴露、洗发水一类的化学制剂;根据自身体感,使用比一般洗澡时稍凉的水温有助于止痒镇静;洗头的时候不要抓头皮,因为头皮里也可能藏着痘痘;洗完澡后身体自然风干或者用干净毛巾沾干)。
饮食方面,国内讲究的忌口发物之类的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有食欲的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当然,水痘前期很难有食欲...因为喉咙里也有可能生痘痘,以至于只能吃流食。所以各种蔬菜、肉沫、菌类熬的粥最方便不过,后面食欲好一些的时候熬点排骨汤之类的也很不错。水果可以用搅拌机打成糊来食用。因为要大量喝水,白水可能会喝的够够的,那么蜂蜜、维C泡腾片、红糖、绿豆清汤等都是花式喝水的好方法。食材我是托室友们帮忙购买的,如果独居的话,网购就是不二之选)。
贴身衣物、枕巾、床单、毛巾最好可以一天一洗一换(如果身边没有亲人、伴侣、有免疫力的朋友的照顾,那么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就太重要了!不然就多买一些好了)。
按照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并机智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症状睡个好觉(初期开始服用阿昔洛韦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抗组胺类药物对止痒有帮助;炉甘石液或外用凝胶也具有止痒作用,更重要的是凉爽的感觉会有很大的心理满足感)。
我的情况是身边没有亲人,两位室友都没有得过水痘,而且就算她们得过水痘也不好意思拜托她们近距离照顾——因为自己的立场是第二次得水痘...不过经实践证明成人水痘实现自我护理是完全可行的,并没有很大难度。
这里声明:
再准确的自我判定都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意见!
怀疑自己得水痘的时候就一定要:
去看医生!
去看医生!
去看医生!
(本图来源自网络)
前期自我判定的意义主要是让自己安心,也通过比较/排除增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当基本判定出自己得的是水痘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疹子的时候,无比的放松。好奇心宝宝在做前期自我判定的时候区分了一下各种疱疹:
水痘——以躯干及头面部的出痘最为集中,有向心性(以心脏为中心,近心端出痘多,肢端少见)。每个痘痘都有自身的周期,所以小红包、水疱、硬痂可能同时出现在身上。水疱状态下抓破的痘痘愈合后会留坑;结痂后自然脱落的愈合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带状疱疹Shingles——跟水痘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往往伴随神经痛而且会复发(所以觉得很恐惧)。因为延神经分布所以疱疹会呈聚集状,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过中线。火龙缠腰(腰上连起来长满一圈的时候就病入膏肓要死掉blabla)之类的段子是货真价实的都市传说!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是长在手、足、口部位的,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疱有可能发出来也可能只是以红点的形式停留在皮肤下,但会有明显的灼烧/刺痛感。
生殖器疱疹——就基本只会长在特殊部位咯...
汗疱疹——湿疹类的皮肤病,长在汗腺分布密集的部位。
以上,希望大家都不要碰到!如果没有得过水痘的朋友特别恐慌的话也可以去注射疫苗。以后被感染,就不会发病或者症状特别轻脚注8。终归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以保证足够的抵抗力。
(本图来源自网络)
除非情不得已,不要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后路。写申请前请仔细阅读院系的相关规定,包括应该跟谁申请、什么样的理由是不成立的等。如需模板请参考wikihwo"HowtoAskaProfessorforaPaperExtension"脚注9。重点是要诚恳,讲自己的真实情况,不要胡乱编造借口。如果是身体原因的话,给教授写信之前先去看医生,有医生的证明会让申请变得容易且顺理成章。
我提出申请之后,教授特别温暖,各种言语中的关怀之后迅速帮我通知了相关老师办好论文延期和课程请假的事宜。之后在我比原定延期提交时间又晚了一天半而无比焦虑的时候,特别耐心的表示充分理解我的处境,并再三保证绝对不会因此给我扣分脚注10。跟另外一位老师申请旁听课程的时候,他特别温柔的用自己前几年也得过水痘的事例来安慰我。
痊愈不久,课后跟一位有阵子没见的中国女性朋友(同学)吃饭聊天,当我像老兵吹牛一样眉飞色舞的讲这次水痘事故的时候,她充满同情心的感慨:“好可怜啊!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出这种事太心塞了...哭了么?”嗯,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蒙了...因为一直认为“哭”是很消耗体力的事情,这个行为只发生在情绪宣泄或者切洋葱的时候...但是呢,因人而异嘛~如果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哭”也可以当成辅助舒缓手段呐~~
(本图来源自网络)
英国这种严格的逐级向上的医疗系统使得医生和病人都显得比较心平气和。严格的预约制度下,英国医生的工作压力在中国同行面前简直轻松到不好意思相比较;病人也理所当然的习惯了这种不着急不着慌的就医流程。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上,英国医疗机构的规模、密度和分布也应该很大程度上被其医疗制度所塑造。像EustonRoad上英医院——UCLHospital,看上去也就是医院的规模。不过,还没机会做相关研究,所以对这个话题没有更多的发言权。
(本图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