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helliphellip

夏天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723/4662145.html
进入五月,随着气温回升,蚊子也蠢蠢欲动。不少市民反映,这两天睡觉时,耳边时常出现嗡嗡声。“蚊子太厉害了,宝宝被叮了一口,整个手肿成了馒头!”市民王女士家宝宝两岁大,连续好几天被蚊子叮咬,导致手部过敏红肿。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首波蚊子已“按期”出现。专家提醒市民,要注意驱蚊防蚊。“电热毯还没关,蚊子已经出街了!”家住老城区的葛奶奶告诉记者,4月上旬她还在用电热毯,没想到家里时不时就有蚊子出没,进入5月,蚊子更多了,咬人也更凶猛。市疾控中心急传科副科长罗直智介绍,4月上旬,越冬蚊在我市局部开始少量复苏。“之前冬季冷,春季气温上升缓慢,所以越冬蚊复苏比往年迟了点。”到4月中旬左右,气候平稳,气温开始稳步上升,蚊子复苏,我市迎来了首波蚊。“今年首波蚊来得比去年略迟,蚊密度也稍低于去年,但总体差别并不太明显。”专家表示,随着5月气温逐渐升高,蚊密度会迅速上升。为何婴幼儿被叮咬后鼓包更大?市民王女士很疑惑,为何宝宝被蚊子叮咬后,手部红肿一大片,鼓包也更大,5天了还没有消退迹象?专家解释说,蚊子第一次叮咬,人一般不会感觉到,没有包,伤口也不发痒,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还不认识蚊子分泌的化学物质,所以也不会产生抗体进行反击。可是当第二次挨叮时,免疫系统就会做出过敏反应,释放出一种名叫“组胺”的化学物质,它可使血管内壁细胞分离,从而导致一部分液体渗入皮肤之中。这些从血管中渗出来的额外液体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个鼓包,它对周围的其他感受器官造成刺激,使人感到痒。而婴幼儿被叮咬之后形成的鼓包,通常要比成年人的大,那是因为他们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反应更加激烈,分泌出更多“组胺”。驱蚊可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到底哪种驱蚊方式最有用呢?专家介绍,使用驱蚊剂最靠谱。驱蚊剂是可在身体周围形成气味屏障、让蚊子迷失路线的产品。一般来说,常见的驱蚊剂有4种:避蚊胺(6月龄以下不能用)、驱蚊酯(伊默宁)、派卡瑞丁(2月龄以下不可用)、柠檬桉树油(3岁以下禁用)。使用方法:驱蚊液使用时应喷在皮肤或衣服上(不要碰到衣物内面),注意避开伤口、眼、嘴和耳部。如果要涂抹到脸上,就先喷在手上,再往脸上涂抹,一般一天一次就够了。如果给宝宝使用,则须特别注意不能含有对应年龄的禁用成分。如果是适龄幼童使用,不可让孩子自己喷洒,家长应先喷在自己手上,再涂到孩子裸露的手脚上。被蚊虫叮咬后如何止痒?1.冷敷。用毛巾包着冰块敷就行,每次5-10分钟即可。2.小苏打水。用小苏打水敷一会也能止痒。3.炉甘石洗剂。如果上述两种方式效果不好,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抹抹。皮肤没有破损就可用,如果有液体渗出和明显破损,就不能用了。要注意上午是,部分炉甘石洗剂中可能添加了薄荷脑,2岁以下小孩子不可用。4.涂抹药物。如果非常痒,包还又红又肿,通常是蚊虫毒液导致的过敏反应。如果持续不退,可使用外用的抗过敏药,如赛庚啶软膏,医院由医生指导使用。新冠病毒会通过蚊虫传播吗?疾控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通过蚊虫传播。前段时期,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病毒在高温下的存活率以及活动率较差,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够通过蚊虫传播。所以,随着夏季到来,病毒的活动率会下降,疫情一般也会下降。紫外线虽然没强到紫外光消毒那么强,但是温度高对病毒的活动、传播是不利的。蚊子可传播很多病毒,比较突出的是两个例子,一个是疟疾,另一个是登革热,在非洲很多见。但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会通过蚊虫感染。通讯员疾控轩扬州发布记者王诗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yl/8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