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过敏的高发期,秋风一吹,很多小“麻烦”悄悄找上宝宝,后台的宝妈又不淡定了:
宝宝总是胀气、腹泻或便秘,是肠胃不好吗?
宝宝频繁打喷嚏、流鼻涕,是感冒没好吗?
咳嗽老不好,反反复复一个多月了,怎么破?
之前的文章《3招防御“小敏感”,不做“娇气”宝宝!》,我们讲了红疹子、打喷嚏、皮肤痒、肚肚不适等各种“小敏感”,很多时候是“过敏”引起的,以及如何区分过敏和普通病症的方法。
本期小课堂将继续前面的话题,谈谈过敏对宝宝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过敏。
常见的5大过敏性疾病!
-皮肤病-
案例一:
家里也是一个过敏儿~因为我自身原因,儿子出生10天后就开始混合喂养。
当时,宝宝口周发红、起红疹,我以为只是“捂热”造成的,后来,儿子的脸都被抓破了,看了医生后才知道,宝宝是因为过敏引起的“痒”!
①荨麻疹
遇到过敏原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作。
快速识别:红色凸起+风团样皮疹+瘙痒明显+来去匆匆。
如何应对:
毛巾冷敷或涂炉甘石洗剂缓解;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
找到过敏原,回避过敏原;
②湿疹
接触过敏原72小时内发作。
出疹过程:瘙痒的红色丘疹→小水疱→黄色渗液、痒感增加→结痂、脱屑。
如何应对:
涂抹保湿霜,并适当增加涂抹频率;
在医生指导下涂抹激素类软膏;
找到过敏原,回避过敏原;
-消化道疾病-
案例二:
我家宝宝也是过敏儿,之前有出现过疹子、喘息,后来好了。
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给他吃了一口鸡蛋,刚一放到嘴里,他马上吐了出来,第二天,奶奶做了蛋羹给他吃。宝宝吃进去后,就开始不舒服了,出现呕吐、腹泻等反应。
所以,宝妈们,给过敏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少量少种类的添加!
胃肠道过敏
反复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出现呕吐、食欲不振、体重降低等特点。
如何应对:
找到过敏原,回避过敏原;
-呼吸道疾病-
案例三:
也是刚刚过去的一件事儿~立秋过后,宝宝总打喷嚏,一打就是三四个,而且还总流清鼻涕。
我就给宝宝吃了感冒药,但症状非但没变好,还严重了,去医院一检查,原来宝宝不是“感冒”,是过敏性鼻炎!
我还给宝宝吃了抗生素,恨死自己了!
①过敏性咳嗽
反复咳嗽2周甚至1个月以上,以干咳为主;清晨或夜间咳嗽,剧烈运动后加重;吃抗生素或止咳药无效;
有些还经常出现不伴发热的“感冒”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
如何应对:
找到过敏原,回避过敏原;
净化室内空气,勤开窗通风;
有家族哮喘史,及早就医;
②过敏性鼻炎
打喷嚏、流鼻涕超过2周,服用感冒药无效,喷嚏在清晨明显,可连续数声甚至数十声。
不断地用手指揉擦鼻部,因鼻痒常做出歪口、耸鼻等动作。
如何应对:
找到过敏原,回避过敏原;
盐水冲洗,每天一到两次;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过敏不用怕,以后就好了?
①过敏高发且易遗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我国40.9%的宝爸妈认为,宝宝有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
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宝宝患过敏的几率在40%-60%,父母中有一方是过敏体质,宝宝患过敏的几率为20%-40%;即使是父母双方都不是过敏体质,宝宝患过敏的几率仍是15%......
②过敏越发展越难治
案例四:
家有过敏娃伤不起。孩子小时候起湿疹严重,哺乳期忌口,简直比和尚还惨,后来终于等到娃大了,湿疹没那么严重了。
但两岁开始,在雾霾天里,没日没夜的咳嗽,一咳嗽就咳一小时停不下来!医院诊断确诊是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那么大点的娃,从此开始了每天两次雾化之路。
过敏一般会影响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一旦启动将不可逆,但因为只有皮肤有较明显的症状,如出疹子,而其他可能会误认为是“感冒”、“消化不良”,所以很难得到早期重视。
皮肤出现瘙痒、红斑、荨麻疹、湿疹;消化道食后出现呕吐、腹泻、便秘;
上呼吸道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
下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喘息。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宝宝患湿疹、荨麻疹后,腹泻、过敏性鼻炎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过敏危害大,“大题小做”后患多!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到:“过敏不是病,长大就好了”的说法非常不!科!学!如果不及时应对,长期下去会对宝宝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①宝宝过敏后,更容易烦躁和频繁夜醒,让全家人夜不能寐;
②宝宝一旦严重过敏,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宝宝体内营养素缺乏,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导致发育落后或延迟等;
③宝宝如有过敏,由于鼻塞、瘙痒,导致宝宝呼吸不畅、躁动不安,长期下去也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应对过敏,最重要的是预防!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准妈妈孕期到宝宝2岁,称为“生命早期天”,它同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是人的体格和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期间的营养状况与其一生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生命早期天”对于预防过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为宝宝打造抗过敏的第一道防线,就要从孕期开始准备:
①孕期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补充益生菌;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充足的营养。
同时孕期补充益生菌,通过胎盘和羊水达到胎儿肠道早期定植,可以促进宝宝免疫系统成熟。
②回避可预见过敏风险因素,降低宝宝过敏的几率;
尘螨,宠物皮屑,二手烟等不良环境是孕育过敏儿的温床,尽量回避可预见的过敏原,可降低宝宝过敏的风险。
③生产时尽量顺产,降低宝宝过敏的几率;
剖宫产儿肠道健康菌群定植迟缓,天后才接近自然分娩儿的水平,同时父母没有过敏史,剖宫产儿过敏风险增加23%。
④尽量纯母乳喂养,无法进行时,可选择低敏的适度水解蛋白奶粉;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在医生的建议下转第一口奶的时候搭配适度水解蛋白奶粉。适度水解蛋白配方会把“牛奶蛋白”变小,不仅能有助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也更容易被宝宝吸收。
宝妈们,对宝宝出现的过敏症状,比如起疹子、腹泻等,还有哪些疑惑吗?可留言或转发文章说出你的疑惑并告诉科大大吧!
要想避免过敏发生,就一定要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从源头预防并改善宝宝的过敏症状。
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