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sdfd
夏天,不仅有蓝天、白云、大海,更有炎热高湿的气候、猛烈毒辣的阳光和防不胜防的蚊虫。夏天在带给我们许多欢乐的同时,也是皮肤病的好发季节,尤其是孩子的皮肤比较幼嫩,一些组织结构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低,更容易产生皮肤问题。
那么夏季较常见的儿童皮肤病有哪些呢?今天,就从几个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儿童夏季皮肤疾病为家长们讲解。
1、丘疹性荨麻疹
又称为虫咬皮炎,是一种夏季常见的与昆虫(如蚊子、臭虫、螨虫等)叮咬有关,从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夏天炎热,孩子们都是穿着短袖短裤,在草木茂盛的地方难免被蚊虫叮咬,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或者孩子们接触了带有螨虫的毛绒玩具、床上用品时,也容易出现。
症状表现:
皮疹常分批发生,以躯干、四肢伸侧多见,群集或散在。出现大小均匀的红色丘疹,或者丘疹样水疱性皮疹,痒感剧烈,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搔抓可导致继发感染,所以一定要早期进行治疗。
治疗: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臭虫、跳蚤、虱、螨虫及其他昆虫。
对面积小的、零散几颗的丘疹性荨麻疹,可以外用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的花露水,清凉油,薄荷霜或者含有薄荷成分的牙膏、炉甘石洗剂来止痒(需注意:出现红肿、渗液时勿用);
如果出现蚊虫叮咬后肿胀的比较严重,甚至出现渗液的情况,可以进行局部冷湿敷,一次敷3~5分钟,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和吸收渗出体液的作用。之后在中央位置再涂抹一些氧化锌软膏来把干,也可以加涂一点百多邦软膏来预防感染。
如果丘疹性荨麻疹的面积很大,除了外用止痒药膏外,还需要配合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2岁以上的患儿,可以选择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并短期小面积少量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艾洛松、尤卓尔,有助于减轻瘙痒,加快皮疹消退。
丘疹性荨麻疹最严重的情况就是由于蚊虫叮咬后局部严重肿胀,体液渗出太多,容易把表皮顶起来形成水疱,有时候甚至会继发感染成脓疱样。像这种直径超过5mm的脓疱,医院做一个消毒穿刺,破溃的地方可以抹一些百多邦软膏。如果周边有肿胀的话,可以涂抹一些外用激素如:尤卓尔软膏、地奈德软膏来消肿止痒,从而避免搔抓、避免感染。
预防与调护:
有过蚊虫叮咬后局部反应较大经历的儿童,如果到草木旺盛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护!尽量穿长衣长裤袜子,避免皮肤外露。使用防蚊液,防蚊手环等,不要随意坐在树丛或草地上。床上用品在更换前尽量用开水烫一下,充分暴晒后再换用。
2、花斑癣
是由球形或糠秕马拉色菌所致的皮肤浅表慢性真菌感染。该菌正常情况下在皮肤寄生,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致病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如果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也可诱发本病。
症状表现:
好发于躯干、腋下、面、颈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婴幼儿尤以额部、颈后部常见。初起为围绕毛孔的圆点斑疹,以后逐渐增大,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覆盖细薄的糠状鳞屑,多呈淡白色斑片,也可呈粉红色、黄棕色甚至灰黑色。自觉症状轻微,常在炎热季节发病。
治疗:
酮康唑或二硫化硒外用;
面积小或不想口服抗真菌的药物,可给予如联苯苄唑、特比萘芬外用;
皮疹面积大且单纯外用效果不佳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预防与调护:
花斑癣感染易复发,医院治疗,以达根治目的。应给患儿勤洗澡、勤换衣服,内衣应煮沸消毒,以防止再感染。
3、间擦疹:
是指皮肤皱褶部位由于温暖、潮湿、摩擦等刺激而发生的表浅的炎症。好发于肥胖者和婴儿,多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发生。
症状表现:
主要是容易摩擦、潮湿的部位,如颈部、腋下、乳房下、脐周、腹股沟、关节屈侧、肛门周围、指和趾缝等处。患儿常有瘙痒、灼热或疼痛感。临床上常需与湿疹鉴别,湿疹边缘不明显,损害不局限于皱褶部位。
治疗:
遵医嘱使用药膏涂抹,早期红斑阶段多用粉剂或炉甘石洗剂;
严重时,如继发感染,伴有真菌感染时外用抗真菌制剂,伴有细菌感染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与调护
勤洗澡,避免肥皂、热水的刺激,注意保持皱褶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
4、汗疱疹
又名出汗不良性湿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半数以上本病患者同时患有特应性皮炎。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大多为与季节相关的,瘙痒明显的深在水疱,分散或成群发生于手指侧缘、手掌和足底,亦可累及手背和跖面。水疱内含清亮浆液,偶可变为浑浊。水疱很少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鳞屑。患者常自觉瘙痒及烧灼感。
治疗:
保持干燥、止痒,水疱损害以干燥止痒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遵医嘱,适当选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脱皮时使用软膏,遵医嘱,在脱屑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反复脱屑者可外用尿素软膏或无刺激性润肤霜。
预防与调护:
注意患处不用香皂、肥皂洗,温水洗后涂保湿剂;局部保持干燥,防止小儿搔抓患处。
另外该病常与水疱型手足癣鉴别,手足癣一般不对称,可侵犯甲引起甲癣,侵犯到手背或足背时可形成边缘成弧形的皮损,真菌检查阳性。
5、日晒伤夏天外出游玩,特别是在海边游玩,由于紫外线强和日照时间长,若不注意过度暴晒在太阳下,很容易发生日晒伤。
症状表现:
春夏季节日晒后,于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多为鲜红色;重者出现水疱、大疱、破溃、糜烂。随后皮损色泽变暗、脱屑,留有色素沉着。自觉烧灼感、刺痛感明显。
治疗:
在患处冷湿敷,洗澡水一定不要过热,还要避免再次被暴晒。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来安抚止痒。
对严重的晒伤,可以短期少量小面积涂抹中效或者弱效的激素药膏来消肿止痒,减轻炎症反应。起大量医院诊治。
急性日晒伤的修复阶段,会有一些脱屑反应,我们需要涂抹大量的润肤剂来修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呢。
预防与调护:
夏季最重要的皮肤护理就是防晒。首先要尽量避免在紫外线较强的时间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一般应选择早上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外出户外活动。若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出门,必须给孩子做好物理防晒。首先应该给孩子穿着长衣长裤,打遮阳伞,戴宽檐帽。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太阳直射在身上。若实在要出门,应提前给孩子涂上防晒指数为SPF30~50的物理防晒霜,穿长衣裤、佩戴太阳眼镜。
6、痱子
夏天天气炎热,宝宝排汗不好造成汗腺导管堵塞而引起。
症状表现:
常好发于宝宝皮肤的褶皱部位,背部等。
治疗:
白痱/晶痱,是炎症反应最轻的痱子,通常表现为针尖大小的透明小疱,这时候如果及时通风并降低室温,这些小疱等汗液蒸发之后就干了,再稍微蜕点薄皮就差不多好了。
红痱:白痱如果继续给孩子闷着,出了更多的汗,那么这些小疱会加重,形成密集成片针头大的红色小丘疹!红痱的炎症反应较重,患儿会有瘙痒和刺痛的感觉。处理方法除了降低室温和体温之外,需要给患儿外用炉甘石洗剂来止痒。
脓痱:继发于红痱,这是痱子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小米粒大小的小脓疱。这种小脓疱容易继发感染,需要积极去治疗它。主要方法就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时还需要涂抹一些如百多邦等外用抗生素软膏来预防感染,让患儿快点好起来。
预防与调护:
尽量将室温控制在26℃~28℃,湿度控制在50%~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让宝宝少出汗,从而避免痱子发生。尽量穿着纯棉吸汗的衣物,一旦出汗了勤换衣。洗澡时注意水温,洗澡后也可以给宝宝薄薄扑一层痱子粉,起到清爽和干燥的作用。但是市面上的痱子粉多含滑石粉,还是尽量让宝宝少出汗、出汗后及时清洗为宜。
7、特应性皮炎和湿疹
湿疹是皮肤科最多见的疾病。在中国,只要皮肤上起皮疹瘙痒,找不到原因往往就诊断为湿疹。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性的特殊湿疹,患者除了有皮疹和瘙痒外,往往还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家族成员中往往也有这些疾病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往往升高,患者还可有食物过敏、对虫咬有强烈反应等表现,往往呈慢性过程,需要长期治疗。因此也可以认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的顽固性湿疹。
患者可根据以下几条进行自我诊断:1.大人(12岁以上)湿疹超过6个月;2.除了湿疹还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3.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患者。符合第一条再加第二条和第三条的任何一条就是特应性皮炎了。当然,医院就诊,医生还会给你化验免疫球蛋白E(IgE)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这些实验室变化也有助于诊断。
无论诊断为湿疹还是特应性皮炎,医院皮肤科就诊,以便进行及时治疗。
治疗:
长期用润肤剂;根据皮疹选用合适的外用药物(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止痒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口服免疫抑制剂;中波紫外线治疗;辅助治疗如益生菌等。
预防与调护:
预防要从“衣食住行洗”多方面注意。首先找出可疑致病因素,予以去除,如疑饮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牛奶,使其蛋白变性或更换奶粉,少食或不食鱼、虾、牛、羊肉、鸡蛋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喂养过量食物保持消化正常。患处不用香皂、肥皂洗,温水洗浴浴后涂保湿剂。防止小儿搔痒时手抓患处,以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内衣要干净、宽松、柔软,用纯棉制品,勤洗勤换,保持卫生。不养宠物,不铺大的地毯。
最后祝所有小朋友可以度过一个健康、清爽的夏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