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迎面吹过来的热浪告诉我们,夏天真的来了。
夏天不恐怖,恐怖的是夏天带来的连锁反应:高温天气不停流汗,不得不怎么凉快怎么穿;蚊虫增多,只要敢靠近树荫或者草丛就会遭到猛烈“袭击”,被迫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甚至因为草木茂盛、蚊虫营养充足,咬出的包就格外的痒。
除了蚊虫叮咬的包,还有其他莫名其妙长的水泡,不仅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旦挠破还会脱一层皮。
这些“小水泡”到底是啥?要如何减轻痛苦呢?
一到夏天就冒头的“小水泡”是啥?这是一种“汗疱疹”,好发于手掌、足底或者手指脚趾侧缘的复发性皮肤病,大多伴有手足多汗。
表现为针尖大小的圆形小水泡,水泡内的液体或清澈或浑浊。
汗疱疹一般需要自己挑破,液体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它没有传染性,但是每年夏天都会反复发作。
为什么会长汗疱疹?1、环境温度
健康的皮肤会覆盖一层保护膜,能够减少皮肤水分蒸发。夏季高温导致排汗过快,皮脂分泌也变旺盛。尤其是油性皮肤的人,总觉得身体表面有黏腻的感觉,这个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汗疱疹。
2、个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
有些人是敏感型肌肤,皮肤屏障受损脆弱。尤其是夏季昼夜温差可能过大,或者不能适应风吹日晒的天气变化,轻微刺激就会引起病变。
注意区分,这些不是汗疱疹汗疱疹需要注意和这些病症区分
1、手足湿疹
多发于手足或者掌跖,皮损容易渗出,边界模糊且对称分布。很少长在指甲或者趾甲。
2、手足癣
和汗疱疹相似,多发生于掌跖或者指趾之间,一般表现为深性水泡,但周围没有红晕,边界清晰,且经常单个出现。可延续到指甲或者趾甲,从而导致甲增厚或者脱落。
3、手足口病
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症状为手足口部位会出现3毫米左右的水泡,表皮很薄,液体清亮,水泡破溃后会出现红色糜烂印记。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粪口或者飞沫传播。
如何治疗和预防汗疱疹?汗疱疹被认为是皮肤湿疹的变态反应。需要避免高度紧张和剧烈的情绪波动。
具体做法为:
1、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同时还要保证每天睡眠充足;
2、出现早期症状建议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表皮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干燥止痒药物;
3、一定要多吃新鲜蔬菜,每天摄入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坚持锻炼身体;
5、注意皮肤表面的清洁;
6、夏季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尽量穿浅色衣服或者使用防晒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