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驱蚊产品丨ldquo天然r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天热了,和蚊子相爱相杀的日子又到了。

夏天正是带娃出去玩的好机会,可偏偏蚊子最爱盯着孩子咬。哪怕是下楼遛个弯,一不留神就收获几个大包。孩子痒得又哭又闹,着实令人心疼。更关键的是,蚊子还可能传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必须认真防范。

趁着蚊子还没出现,驱蚊产品得赶紧囤起来!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室外的。

扇子、推车蚊帐和长袖衣裤,是室外物理防蚊的三大法宝,尤其是对于小月龄的孩子,不用担心毒副作用,非常令人放心。

但它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扇子既考验眼疾手快,又考验臂力,等孩子会跑了,那更是顾不过来;

推车蚊帐也同样只适合小月龄的孩子,等他们能蹬会拽,稍微给蚊帐弄出个小口,放进去一只,家长没注意直接把蚊帐重新弄好,那结果,相当惨烈;

至于长袖衣裤,虽然防蚊效果很好,也适合大孩子,但气温高的时候,孩子很难穿得住,热坏了也不好。

所以,出门给孩子喷上驱蚊液是很有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都建议,2月龄以内的孩子,不要用任何驱蚊产品,可使用带蚊帐的婴儿提篮或推车。

现在市场上的驱蚊产品五花八门,有不少主打“天然植物成分、安全放心”。但所谓天然,其实并不靠谱。

天然成分的驱蚊效果究竟如何,并没有得到专业的验证。安全性也有待研究,植物成分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过敏。

一些常用植物成分驱蚊产品,比如风油精中还会添加薄荷脑(薄荷醇)或樟脑,这两种成分都具有神经毒性,不建议给孩子使用,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

除此之外,樟脑还具有生殖系统毒性,可能导致蚕豆病的宝宝发生溶血。薄荷醇还可能导致皮肤局部灼热感、过敏和刺激损伤。

驱蚊贴、驱蚊手环主打植物成分,而且不直接接触皮肤,看起来似乎更加安全。

其实,植物成分本身的驱蚊效果如何就不确定,再加上户外空气的流动,想用一小块带驱蚊成分的手环,达到全身驱蚊的效果,可有些太小瞧蚊子了。

说完了不能用的,当然要说说可以用的。其实化学驱蚊真的没有那么可怕,不仅驱蚊效果好,还经过各方专业机构的鉴定,安全性和使用规则都很明确。

给孩子购买驱蚊液,首先认准这4种成分:

1、避蚊胺(DEET)

很多驱蚊液都以自己不含DEET为卖点,似乎这个成分非常危险,但实际上,它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最安全的驱蚊成分,最长驱蚊效力可持续10~12小时,只是当浓度过高时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月龄以上的孩子就可以使用含DEET成分的驱蚊液,但浓度应控制在10~30%之间,并且需根据标签说明进行涂抹,不要过度使用。

2、派卡瑞丁(Picaridin)

派卡瑞丁也称埃卡瑞丁、KBR或羟哌酯,是效力仅次于DEET的驱蚊成分,最长可持续8小时。

同样建议2月龄以上孩子即可使用,浓度不宜超过20%。

3、驱蚊酯(IR)

驱蚊酯也称避蚊酯、伊默宁、BAAPE,驱蚊效力相比前两种成分又弱了一些,最长可持续8小时。

同样建议2月龄以上孩子即可使用,由于相对温和不刺激,所以市场上的驱蚊产品主要以它为主要成分。

4、柠檬桉叶油(OLE)/孟二醇(PMD)

孟二醇也称柠檬桉醇,它和柠檬桉叶油是目前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唯二推荐的,儿童及孕产妇可用的植物驱蚊成分,但不建议3岁以下孩子使用。

因为这种成分对眼睛有刺激,年龄小的孩子喜欢用手或胳膊揉眼睛,为了避免可能的不良影响,不建议使用。但正因它俩是植物成分,有些驱蚊产品便标注新生儿可用,大家一定要留心。

给孩子购买驱蚊液,还要认准3串号:

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执行的标准号。

由于驱蚊液上标有“农药”批准文号,有些人误以为“喷驱蚊液=喷农药”非常危险。实际上,在我国驱蚊液归农业部监管,标上农药登记证号的才是合格、安全的产品。

每款产品想获得农药登记证号都要经过包括驱蚊效果、毒理测定等严格的测试,既保证对人的安全性,又要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才能拿到注册登记证。

因此,选购时一定要认准这3串数字,还可以登录农药登记数据网站查询农药登记证号的真伪。

▲查询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ff/7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