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一期“宝宝健康问答”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好多宝妈求更新,结合最近临床遇到的宝宝健康问题,整理总结如下,宝妈们有更好、更合理的请直接发给余医生,一起分享给大家。
1.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有问题没?余医生:宝宝小大脑需要发育,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经常会有宝妈咨询,孩子摔下床的问题,一般短时间内出现嗜睡、抽搐、呕吐之类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处理,48-72小时无症状不需要处理、迟发性颅内出血可能性较小,如果有头皮血肿及时就医处理,一般选择CT或者颅脑核磁检查,宝妈要看好孩子、尽量避免宝宝摔跤。
2.孩子经常出虚汗,哪的问题?余医生:宝宝爱出虚汗,不严重的话不需要处理,严重的,考虑阴虚(夜间出汗)或者气虚(白天动则汗出),中医叫盗汗或者自汗,也有气阴两虚的,常用的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配合虚汗停颗粒,气不固表可以用玉屏风颗粒,心阴不足用生脉饮口服液。
3.宝宝拉肚子,检查了大便常规不是是肠炎,需要处理吗?
余医生:首先宝宝拉肚子了,一天超过四次以上,肯定是需要处理的,大便常规检查了不是肠炎,考虑宝宝是否是菌群失调或者腹部受寒,给宝宝补充点肠道有益菌改善宝宝肠道菌群,不要乱给宝宝口服“消炎药”,腹部受寒了口服“藿香正气颗粒”外用“丁桂儿脐贴”,宝宝积食了口服“保和颗粒”,严重的就需要及时就诊,一定要观察好宝宝大便性状颜色,及时告知医生。
4.宝宝皮肤起“风团块”(风湿疙瘩)不处理有事没?
余医生:宝宝起“风湿疙瘩”肯定是对啥过敏了,过敏了是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严重的会导致喉头水肿,有条件的最好给宝宝查一个“过敏原”,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宝宝吃发物“海鲜、竹笋、鸡蛋等”,家里常备“扑尔敏、炉甘石洗剂、三九皮炎平”以备急时所需。
5.听别人说宝宝哭闹吵夜可以用采血针“扎手”,是这样吗?
余医生:肯定的回答没效果,这个方法如果是中医“挑四缝”的话,单纯的治疗宝宝“哭闹烦躁”肯定是没有效果的,上一期我还讲了宝宝吵夜的问题,宝宝哭闹再给他扎手反而会加重宝宝心理负担,产生极大地心理阴影,都是家长无知造成的。
今天在这里顺便讲一下“四缝穴”挑法功效
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中医也叫“疳积要穴”,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也有以本法配合汤药,作为辅助疗法。
注意事项:不要在家自己操作需要让专业中医师确诊操作,确实宝宝有“疳积”自己不要处理,自己在家操作容易感染细菌。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6.听说宝宝有厌奶期,希望您讲一下。
余医生:是的宝宝的确有厌奶期,宝宝在厌奶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喝奶量减少了,这段时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宝宝3-4个月,因为宝宝逐渐成熟就可能在添加了辅食后对奶粉暂时失去了兴趣。第二阶段是6-10个月,宝宝处于长牙阶段,所以在吃奶时专注于啃咬奶嘴奶头,导致厌奶症状。那么,宝宝在厌奶期应该怎么度过呢?
(1)不用强迫手段
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喝太少会长不大,于是采用强迫的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宝宝对吃产生恐惧。其实只要宝宝身高、体重等发展状况,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不需要强迫他喝奶,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思考,如何协助宝宝接受半流质的辅食,而非强迫他喝奶。
(2)改变喂食方式
当宝宝出现厌奶的征兆,爸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按表作业。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3)营造用餐环境
进食的环境尽量柔和、安静。因为此阶段的宝宝开始对外界感到好奇,用餐时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现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声音,宝宝会觉得这些事情比吃饭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4)奶嘴洞大小要适当
有时候宝宝喝奶少,可能是因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宝宝吸得不顺畅,因此喝的量才减少。先将奶瓶倒过来,检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顺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来或滴得太快,对宝宝都不好。
(5)不要常换奶粉
看到宝宝不爱喝奶,家长可能直接想到:是不是这个牌子的奶粉宝宝喝腻了?可以更换别的奶粉,但更换速度不要太频繁,宝宝会没有时间适应。如果要换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换,最好和别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并观察一周排便状况,若排便正常,表示适应良好,此时才可以更换全新的奶粉。进入厌奶期后,更换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试换了一两次仍没有起色,就可以放弃使用这个方法了。
(6)适时添加辅食
4个月大左右的宝宝,还是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大约吃一两餐即可,因此当宝宝感到厌倦,不妨给他一点新的尝试。可从米粉或稀释的果汁开始,陆续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过记得要遵守1次加1种的原则,从1小茶匙开始,再慢慢加份量。每种辅食可先尝试3~5天,并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他不喜欢或是皮肤出现疹子、便便变稀等情形,建议先暂缓添加此种辅食,等过阵子再尝试。若是有过敏的家庭史,建议喂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宝宝6个月大,之后再添加辅食,而添加的辅食以低致过敏性为优先。
希望宝妈轻松对待厌奶
带孩子别烦躁,照顾宝宝的人,其心情和压力会直接传达给宝宝,当照顾者焦虑或强迫宝宝喝奶时,他都能感受到,因而产生抗拒。只要宝宝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没有生病,家长们就可以放宽心,用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待宝宝的厌奶期,不要和宝宝为了吃展开痛苦的拉距。
每一位宝宝都是妈妈的“心头肉”
孩子健康妈妈开心
更多健康咨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