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屯点药儿童用药别犯这8个错

北京青春痘主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43253.html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也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良致聋。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7万条药品批文中,儿童专用药品仅条左右;医院常用制剂品种约种,其中儿童专用品种只有约60种,而儿童用药的剂型和规格也极为单一。

所以这就尴尬了,因为国外的儿童药的确做的比较好,比如日本的儿童药规格很多,方便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包装、口感也更符合儿童的喜好,有些还做成了糖果、果冻;国外配套的定量给药装置,也做得比较人性化……很多妈妈就成为了洋药的粉丝!

但是,药物使用是个严谨的过程,药品疗效的发挥都基于对病情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即使是人们可以自主购买的非处方药物。对于海淘药品更是如此,没有经过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又加上阅读说明书语言的障碍,更容易因为误用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各位家长应该检讨下,以下这些错误的用药习惯,你有吗?

错一、给孩子服用成人药,药量减少

“儿童用药不是成人的减小版”,不要把大人的药减量给孩子!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有危险。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有些药物确实没有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错二、朋友推荐的准没错!

这个药我女儿吃过,很好!

这个药来咨询的妈妈特别多,你囤货准没错!

这个药在日本卖疯了……

你一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对朋友推荐的用品、药物等非常信赖,布妈从来不给人家推荐药,就是怕让人“吃药”。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判断病人病情后确定需要用哪些药以及如何使用。

错三、国外药安全指数更高(不见得)

还记得去年被曝光的紫草膏吗?紫草膏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却常常被滥用。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哦。

一些妈妈语言水平不行,也懒得看说明书,所以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还有些妈妈,选择代购买药!吃出事情代购负责吗?更何况你根本不知道买到手的药品是真是假。

错四、保健品吃吃不要紧

记得小熊糖吗?那个复合维生素,味道老好了。我一口气可以吃半瓶呢。但是,国外已经出现了好几例因为过量食用小熊糖而导致维生素中毒的例子了!

可是小朋友根本不懂啊,好吃就吃一大把啊。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不是糖,并且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错五、长期吃板蓝根防感冒?

中国人认为中药、中成药是安全无害的,其实中药很需要辩证治病,而绝大部分家长不具备自己诊断的能力。例如有人得了风寒型感冒,如果自己选择了适用于风热型感冒的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

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也是有可能是某些风险未被发现和证实,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另外,%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错六、滥用或拒用抗生素

对抗生素的讨论由来已久。抗生素是处方药物,医生对于病原菌的判断除了自己的医学知识外,同时还要借助其他的辅助诊断。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长就一味地拒绝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应该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错七、吃药多,好得快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事实上,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

不过,布妈记得有一种情况是可以叠加药物服用的。当时二宝高烧不退,布洛芬吃了温度也下不来,后来医生就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交替用,各自按照各自的服药周期,这种服用方法在发高烧时是可以的。

错八、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四分之一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小编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就发现有一个很重要却往往很容易被混淆的点:经常有家长给宝宝用的是“泰诺林”,却一直叫成“泰诺”。

什么?“泰诺”不就是“泰诺林”的简称吗?犯这种错误的人不止你一个。在医院药房,资深药师们会选一些包装相似、名称相近的药品,让新入职的药师去辨认区分,以保证日后发药正确。

那么,宝宝感冒发烧的话,到底是选泰诺,还是泰诺林?龙猫药师做个表格就一目了然啦。

这两种药呢,是不可以重复服用的。它们都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用多了可能有不良反应哦。如果只有发烧,那么就选泰诺林;如果还有感冒咳嗽流鼻涕,则选择泰诺。

好了,讲了这么多,小编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家庭常见小药箱。不要迷信海淘药,就按照这个清单去准备吧!

发烧

泰诺林: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退烧最安全的药物,也是中低烧时首选的药物。常规剂量短时间服用,不良反应很少;如果大剂量长期使用,则有可能会发生肝毒性。最小适用年龄为3个月,1岁以下需遵从医嘱;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一天不超过4次。

美林:成分为布洛芬,治疗儿童高热安全、有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较低(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最小适用年龄为6个月,6个月以后需遵从医嘱;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一天不超过4次。

补充:有些孩子在发烧时会伴随出现呕吐,因此可以准备美林栓剂,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注意大部分复合剂感冒药中已包含退热成分,所以不要跟美林同时服用。

感冒

泰诺:泰诺有小儿专用的口服剂型,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伪麻黄碱、氯苯那敏,可以退热、镇咳、缓解鼻塞、缓解过敏。2岁以下小孩慎用。如果使用了泰诺,就不需要重复使用泰诺林了。

腹泻

思密达、必奇:成分是蒙脱石散,“物理”止泻,在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安全、有效。注意不要使用过量,会引起便秘哦。

益生菌:对于肠道菌群紊乱的调理有好处,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不仅可以治疗腹泻,还可以缓解便秘。益生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培菲康、妈咪爱、整肠生、亿活等,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不要只看价格。

博叶:第三代口服补盐液,用于因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症状。比起上一代口感有改进,小朋友们更喜欢。

思密达、益生菌、博叶,传说中的“腹泻三剑客”到齐啦~

便秘

开塞露:成分是甘油,是宝宝便秘时临时救急的好帮手。

乳果糖:是一种温和的泻剂,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少。不过不能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腹泻。

儿童便秘常常是暂时性的,往往通过饮食的调整即可缓解,而很多食物中也含有缓解便秘成分,如西梅汁、苹果汁和梨汁等都富含山梨醇。所以儿童便秘以调整饮食为主。

过敏

过敏药物也是应该必备的,比较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氯雷他定、氯苯那敏和西替利嗪。这三种药物的作用差不多,只要准备一种就可以。

外用药

炉甘石洗剂,这个涂于瘙痒部位,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外伤

如果伤口比较大,可医院处理。如果没有纱布,可用卫生巾紧急按压。

跌打止痛:云南白药喷雾等。

化脓消肿

如百多邦(抗生素类外用药膏),适用于擦伤、破皮、毛囊炎、伤口发炎、化脓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ganshia.com/lsff/10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